第542章 一纸弃书轻社稷,千营血泪泣刀兵(2 / 4)

加入书签

过一本,从此结下梁子。\"弃大同保宣府\",看似为宣府着想,实则是要借放弃大同的罪名,将他与岳峰一同扳倒。

\"大人,\"亲卫敲门而入,\"玄夜卫的人来了,说有镇刑司的文书要您签收。\"

谢渊皱眉:\"玄夜卫?他们怎么会替镇刑司送文书?\"

来人是玄夜卫百户王瑾,捧着一卷文书,脸上堆着假笑:\"谢大人,这是李谟缇骑从大同卫发来的,说大同卫兵力不足,请宣府卫即刻调五千人驰援,还说...还说您若不发,便是'坐视大同沦陷'。\"

谢渊接过文书,见落款是\"镇刑司暂掌大同军政李谟\",盖的仍是镇刑司印。他冷笑:\"王百户,你是玄夜卫,该懂军制。李谟一个缇骑,凭什么调宣府卫的兵?这文书,我不能收。\"

王瑾收起笑容:\"谢大人,何必较真?李缇骑背后是谁,您该清楚。前日司礼监李德全公公还问起您,说您'在宣府太独,恐非好事'。\"

这话戳中了谢渊的痛处。他知道李德全与徐文良勾结,把持朝政,可他身为边将,无权干涉中枢。但大同卫若失,宣府卫便是下一个目标,北元的铁骑会直逼京师。

\"调兵可以,\"谢渊缓缓道,\"让李谟拿五军都督府的印来。否则,莫说五千人,一人一骑也别想从宣府卫带走。\"

王瑾脸色变了变:\"谢大人,您这是逼我们回禀陛下,说您'抗命不遵'?\"

\"我只是按军制办事。\"谢渊将文书推回去,\"你回去告诉李谟,大同卫若真有急,我会亲自带亲兵驰援,但调兵需按规矩来。他若敢擅动大同城防,我这就上奏弹劾。\"

大同卫西城门,六月廿五黎明。李谟站在城头,看着北元的先锋开始攻城,箭如飞蝗落在城下的空地上。他身后,三千精兵已列队,准备按\"弃大同保宣府\"的令,从东门撤离。

李缇骑,\"孙诚气喘吁吁地跑上来,甲胄上沾着血,\"西城墙快守不住了,赵千户请您速发援兵!\"

李谟看了眼沙漏:\"援兵?不是让你们弃外城吗?传令下去,半个时辰后,所有兵力撤回内城,外城的伤兵...不必管了。\"

\"什么?\"孙诚如遭雷击,\"外城还有三百多伤兵,都是跟着岳指挥打了十年仗的兄弟!怎么能不管?\"

\"管他们?\"李谟嗤笑,\"留着也是浪费粮食。再说,他们不走,正好拖住北元,给我们撤往宣府争取时间。\"

这时,周显带着十几名亲卫冲上来,个个目眦欲裂:\"李谟!你这是借刀杀人!岳指挥让我们告诉你,你敢弃伤兵,我们就放火烧了粮库,谁也别想活着离开!\"

李谟脸色一沉:\"周显,你敢威胁本官?来人,拿下这伙'通敌叛贼'!\"

缇骑与亲卫瞬间拔刀相向,城头上的守军见状,纷纷停下射箭,不知所措地看着这一幕。北元的攻城锤\"咚\"地撞在城门上,震得城头落土,也震碎了守军最后的士气。

孙诚突然跪倒在地:\"李缇骑,求您发援兵吧!再拖下去,内城也守不住了!您要弃城,我们陪您弃,但不能丢下弟兄们啊!\"

李谟踢开他的手:\"一群蠢货!等去了宣府,本官保你们升官发财,还在乎这几个死人?\"他转身对缇骑队长道,\"吹号,传令撤军!谁敢违抗,当场格杀!\"

号角声在城头上响起,凄厉得像哭丧。西城门的守军听到号声,以为是收兵令,纷纷后退,北元的士兵趁机攀上城头,举起了弯刀。

大同卫内城。李谟看着缩在角落里的岳峰,嘴角噙着得意的笑。外城已失,三百伤兵尽数战死,内城也被攻破一角,全靠孙诚带着残兵死堵,才勉强撑到现在。

\"岳指挥,\"李谟晃着手里的酒壶,酒液溅在岳峰的囚服上,\"现在信了吧?没有本官,你们守不住这城。昨夜我已派人去宣府报信,说大同卫'力竭难守,拟向宣府转移',张侍郎回了信,说'允'。\"

岳峰抬起头,眼中没有泪,只有血:\"李谟,你以为这样就能瞒天过海?谢渊不会放过你,朝廷里总有明眼人。\"

\"明眼人?\"李谟大笑,\"岳峰啊岳峰,你到现在还不明白?李德全公公在宫里,徐尚书在兵部,我们要让谁是明眼人,谁就是;要让谁是瞎子,谁就只能是瞎子。你以为陛下真不知道?他巴不得我们替他除掉你这'威望过甚'的边将。\"

这话像一把刀,刺穿了岳峰最后的侥幸。他想起德佑帝复位后,对边将的猜忌日深,石亨、徐有贞因\"夺门功\"得势,忠良多被排挤。或许,李谟说的是对的,自己不过是皇权博弈的牺牲品。

\"报——\"一名缇骑冲进来,脸色惨白,\"李缇骑,宣府卫谢渊带亲兵来了,就在城外,说要见您!\"

李谟的笑容僵在脸上:\"他来干什么?没让他调兵,他来做什么?\"

\"谢大人说,\"缇骑咽了口唾沫,\"他是来'核查大同卫粮道'的,还带了玄夜卫的人,说接到举报,有人

↑返回顶部↑

书页/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