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87章 勤王敢道远,私向梦中归(3 / 3)
望向窗外的风雪,\"一定要送到陛下手里。\"
林缚点点头,借着夜色和风雪的掩护,消失在王府的密道中。暖阁里,谢渊与缇骑的对峙仍在继续,他知道,只要证物能安全送出,这场博弈就已经赢了一半。代王坐在角落里,看着地上的朱砂痕迹,终于明白自己精心编织的一切,终究败给了一点暗红的粉末。
谢渊在给德佑帝的奏折中,建议修订《洗冤录》,将\"九转朱砂验毒法\"纳入其中,规定所有票号的防伪朱砂需由户部、都察院、工部三司联合监制,每批朱砂都要留样存档,鹰纹模子由工部统一保管。
\"毒可藏于细微,法必见于毫厘,\"他在奏折中写道,\"此次若非萧显死死攥着那点朱砂,不知还要多少忠魂蒙冤。\"德佑帝准奏,并命谢渊主持票号整顿,彻底清查泰和号及其关联票号的账目。
医正因戴罪立功被恢复官职,他在《刑验新录》中详细记载了九转朱砂的辨识方法,扉页上写着:\"医者仁心,验者公心,心不正,则痕难辨。\"
泰和号被查封后,朝廷在全国范围内展开票号清查,发现共有七家晋商票号使用私制朱砂,其中五家与镇刑司、代王府有牵连。谢渊奏请设立\"票号监理司\",由都察院派官常驻,所有大额交易需报监理司备案,防伪朱砂的使用需登记在册。
\"票号者,国之财脉也,\"谢渊在票号监理司的石碑上题字,\"脉通则国兴,脉浊则国危。\"他还让人将萧显的勘验笔记刻在石碑背面,警示后人查案需细致入微,不可放过任何一点痕迹。
林缚在整理泰和号的旧账时,发现了一本捐赠记录,萧显每年都匿名给边军遗孤捐钱,数额不多,却从未间断。\"他不仅是个好百户,\"林缚的眼眶有些湿润,\"还是个好人。\"
片尾
代王府暖阁的青砖后来被撬起,送往都察院的\"罪证馆\"展出,上面的朱砂痕迹被透明琉璃覆盖,旁边标注着\"九转朱砂,飞鹰暗纹,通敌铁证\"。前来参观的官员都会驻足良久,看着那点暗红的痕迹,想起那个在验尸台上才得以开口说话的百户。
谢渊时常会拿出那枚朱砂样本,在灯下端详:\"这世上没有完美的犯罪,\"他对身边的年轻御史说,\"只有不够细致的勘验,\"指尖划过鹰纹的缺口,\"就像这缺口,\"顿了顿,\"再狡猾的狐狸,也总会留下尾巴。\"
风雪渐渐停了,天边露出一丝鱼肚白,暖阁的窗纸上,仿佛还映着萧显最后攥紧拳头的身影,那是一个忠魂用生命留下的最后呐喊。
卷尾
《大吴刑案志》载:\"萧显案,以朱砂破局,号洗钱、代王通敌之秘,实乃以微末见宏局之典范。\"夫刑者,形也;验者,言也;言者,心也。心不正,则形虽存而言难明;心若正,则形虽微而言可辨。谢渊之后,都察院验尸必带\"朱砂验毒盒\",盒上刻着\"慎微\"二字,盖以萧显案为戒也。宣化的雪年复一年落下,却盖不住青砖上的暗红痕迹,就像公道或许会迟到,但绝不会被掩埋。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