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36章 迢递高城百尺楼,绿杨枝外尽汀洲(3 / 3)
谢渊的獬豸补服被冰水浸透。宁王党羽跪倒在刑台上,官服上的蟒纹已被扯碎,露出底下绣着的半枝梅暗纹——与楚王密函如出一辙。\"谢御史,\"对方临终前的轻笑混着血沫,\"你斩得断我们,斩得断诸王的玉牒链么?\"话音未落,刑刀落下,溅起的血花在雪地上洇开。
回到都察院时,烛火已换过三茬。谢渊在宗人府移送的案卷里发现三份供词不翼而飞,牛皮纸封面上的火漆印被刻意刮去,只余淡淡茶渍——正是庐山枯叶混铁砂的气味。周立带来的密报用素白绢帛包裹,角上印着极小的榷场标记:\"江淮造船厂已封,\"年轻吏员的声音带着颤抖,\"但码头仓库的火漆痕迹,与魏王旧庄...\"
\"不必说了。\"谢渊抚摸着验印锥上的\"风宪\"刻痕,铜锈在掌心留下青灰色印记。窗外的梅枝不知何时抽出新芽,残雪从花苞上滑落,露出蜷曲的花瓣,像极了抗税茶农们被冻僵的手指。他忽然轻笑,锥尖在舆图江淮处划出深痕,墨线穿过\"军屯\"标记,直指长江天险——那里曾是元兴帝萧珏起兵的渡口,此刻正成为宁王旧部的巢穴。
验印锥在案头投下长长的影子,与墙上獬豸屏风的剪影重叠。谢渊知道,九王夺嫡的暗网正如梅枝抽芽般蔓延,但手中的锥尖永远指向阳光所在处。就像那些被斩落的玉牒刻痕,那些浸透血渍的田契,终将在某个春雪初融的清晨,让埋在深处的民心,在冻土上开出最鲜艳的花。
片尾
深夜的都察院,谢渊独自对着舆图沉思。案头新到的密报显示,宁王旧部已与赵王暗中勾结。他的验印锥在舆图上划过,最终停留在庐山隐田的位置。那里看似平静,实则暗流涌动。
\"大人,玄夜卫发现可疑人物在城郊聚集。\"周立的声音打破寂静。
谢渊披上獬豸补服,眼中闪过坚定的光芒:\"备马。他们以为杀了几个人,烧了几份案卷,就能掩盖罪行?\"他握紧验印锥,\"只要百姓的冤屈还在,我谢渊就不会停手。\"
月光下,他的身影渐渐消失在夜色中。远处,隐隐传来马蹄声,那是新的征程,也是正义永不熄灭的追寻。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