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845章 羁旅愁思付与谁讲(3 / 6)

加入书签

是帝王,您是昌顺郡王。

王爷还是认清现实,别再提当年的事了。”

他的目光飞快地扫过王爷的腰间,记下玉佩的位置——旧党曾说,王爷有一件能调动先帝旧部的“信物”

,或许就是这枚玉佩,此次宣旨,也是为了确认信物是否在王爷手中。

“我不接!”

昌顺郡王猛地后退一步,避开魏奉先递来的圣旨,“这圣旨是假的!

陛下不会这么对我,不会这么对烨儿!”

他知道自己在自欺欺人,可他宁愿相信这是假的,也不愿接受儿子被囚的现实——他已是阶下囚的郡王,不能再让儿子跟着受苦。

魏奉先的脸色彻底沉了下来,拂尘往地上一扫,尖声道:“王爷,您敢抗旨?!

陛下仁慈,留您父子性命,您还不知足?您忘了山东的旧部了?他们谋逆,陛下诛了七族!

您若抗旨,信不信陛下立刻就把小王爷……”

“住口!”

昌顺郡王厉声喝断他,胸口剧烈起伏,眼里的血丝几乎要崩裂。

他最怕的就是这个——萧烨是他唯一的儿子,是他在这世上最后的牵挂。

他可以不在乎自己的生死,可以不在乎“昌顺郡王”

的屈辱,却不能不在乎萧烨的安危。

小宫监在一旁悄悄拉了拉他的衣角,指尖飞快地在他掌心写了个“忍”

字——他是在提醒王爷,若此刻抗旨,不仅救不了萧烨,连传递消息的机会都会失去。

本小章还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精彩内容!

昌顺郡王的腿一软,差点跪倒在地。

他扶着案边,看着那道明黄圣旨,忽然注意到圣旨的衬里有一处极淡的水痕——那是小宫监方才端炭火时,故意洒的一点水,暗示他接旨时可趁机在衬里留下记号,后续会有人来取。

他深吸一口气,终于认清现实:他不能倒下,至少在确认萧烨安全之前,不能。

“我接……”

昌顺郡王的声音沙哑得像被砂纸磨过,每一个字都带着血和泪。

他缓缓伸出手,指尖颤抖着,触到那道圣旨。

明黄绫缎的质地很滑,却像烧红的烙铁,烫得他指尖麻。

他趁着接旨的动作,指尖在圣旨衬里的水痕处轻轻划了三道——那是他与萧烨约定的“平安”

暗号,若后续有人能见到萧烨,便可凭这三道划痕确认是自己的意思。

魏奉先见王爷接旨,脸上露出得意的笑容,伸手想帮他把圣旨卷好,却在碰到王爷手指的瞬间,像碰了脏东西似的,飞快地缩了回去。

这个细微的动作,像一根针,狠狠扎进昌顺郡王的心里——他如今,连一个宦官都不如了。

可他没错过,魏奉先缩手时,袖中又露出那半块“石”

字玉佩的一角,这一次,他看清了玉佩边缘的裂痕,与当年石迁府上搜出的旧党信物裂痕一模一样。

昌顺郡王接过圣旨,紧紧攥在手里,指节因用力而泛白。

他没有看魏奉先,只是低着头,盯着地上的青砖——那里还留着他昨日不小心洒的粥渍,与这道明黄圣旨,形成了刺眼的对比。

小宫监在一旁悄悄收拾案几,将王爷折角的诗稿放进袖中,同时把一块小小的木牌藏在炭火盆下——那是玄夜卫探子的“通行牌”

,小宫监要借此通知在外等候的同伴,王爷已接旨,需重点监控魏奉先的动向。

殿门被关上的瞬间,昌顺郡王再也支撑不住,瘫坐在地上。

圣旨从他手中滑落,掉在冰冷的青砖上,“昌顺郡王”

三个字朝上,像在嘲笑他的狼狈。

可他的指尖,还残留着在圣旨衬里划暗号的触感——那是他唯一的希望,是给萧烨,也是给暗中关注此事的人的信号。

魏奉先走后,南宫的偏殿里只剩下昌顺郡王一个人。

雪还在下,窗棂上积了薄薄一层白,像给这座牢笼镶了道边。

殿内的炭火盆已经快灭了,只剩下几点火星,在黑暗中忽明忽暗,映着王爷苍白的脸。

他捡起地上的圣旨,小心翼翼地展开,一遍又一遍地看着上面的字,目光停在“司礼监内监看管”

几个字上——他忽然想起,司礼监掌印太监是石崇的表兄,当年石迁构陷岳峰,便是此人在宫中传递消息,如今让他看管萧烨,分明是把萧烨送进了旧党的眼皮底下。

他走到窗边,推开窗,冷风裹着雪沫灌进来,吹得他头疼。

他望着远处皇城的方向,那里灯火通明,像一座遥不可及的梦。

他知道,从他接下这道圣旨的那一刻起,他的帝王生涯就彻底结束了,如今身为昌顺郡王,连自由都成了奢望,可旧党的阴谋,才刚刚开始——魏奉先的玉佩、司礼监的看管,这些都在暗示,石崇旧党不会甘心失败,他们或许会利用自己这个“圈禁郡王”

,利用萧烨,掀起新的乱局。

小宫监悄悄走进来,想关上窗,却被王爷拦住了:“别关

↑返回顶部↑

书页/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