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813章 南宫静待雷霆势北司空持缉逆章(3 / 4)

加入书签

营。

“王五,秦飞大人令咱们录下逆党动手的痕迹,可咱们只有两人,若石崇的人现,怎么办?”

暗探赵六(扮成货郎)凑过来,声音带着紧张。

王五摇头:“没办法,周显大人不让调人,咱们只能硬盯。

谢大人还在大同卫,咱们得把证据留好,等谢大人回来,才有机会翻盘。”

正说着,远处传来百姓的呼喊声——张三带着一群人往南宫跑来,手里举着“萧桓陛下万岁”

的小旗。

王五和赵六忙躲到树后,看着百姓围在南宫墙外,魏奉先出来说“陛下明日辰时出宫”

,百姓们欢呼雀跃,两人心里满是无力——舆论已彻底倒向萧桓,他们的盯防,不过是徒劳。

本小章还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精彩内容!

卢沟桥畔的宣府卫军营里,李默正令兵卒检查铠甲、兵器,三百宣府兵列成方阵,随时准备入城。

属吏(宣府卫镇抚)张七走到跟前,低声道:“大人,谢渊大人的密探送来信,说‘若您弃暗投明,既往不咎’,咱们……要不要反水?”

李默冷笑,把密信扔在地上:“反水?石崇手里有我去年‘私放瓦剌细作’的把柄,我若反水,他就把把柄呈给萧桓陛下,到时候我还是死路一条!

再说,萧桓陛下许我‘京营总兵’,从二品的官,比在宣府当副总兵强多了,为什么要反水?”

张七还想劝,李默却抬手打断:“别再说了,明日辰时,随我入城迎驾,晚了就没‘从龙之功’了!”

胁迫与投机,让李默彻底倒向逆党。

御书房的软榻上,萧栎昏昏沉沉,太医院院判正给他喂药,药汁顺着嘴角流下,染红了锦被。

近侍太监低声禀报:“陛下,西市百姓都去南宫迎驾,京营的秦云副将已令守暗门的兵卒撤离,宣府兵……宣府兵已到卢沟桥。”

萧栎缓缓睁开眼,眼底满是绝望:“谢渊……谢渊还没回来?”

太监摇头:“刘焕大人的属吏在粮库设卡,粮车动不了,谢大人回不来。”

萧栎苦笑,咳了起来,帕子上的血痕越来越深:“朕……朕守了七年的江山,终究……还是要丢了。

周显……周显也附逆了?”

太监点头,不敢说话,萧栎闭上眼睛,两行泪从眼角流下——他知道,自己已无力回天,只能等着被逆党推翻。

次日一早,吏部衙署的庭院里,四十余名官员聚在一起,张文站在台阶上,手里拿着“附议名单”

:“诸位,萧桓陛下辰时出宫,咱们去午门迎驾,附议复位,日后都是‘从龙之臣’,升三级!”

官员们纷纷附和,李嵩站在人群前排,手里攥着“贪墨账册”

副本——他怕石崇反悔,只能跟着附议;林文也在列,他丢祭器的事还没解决,附议能让他保住礼部侍郎位。

“张大人,咱们去午门,若谢渊大人回来,怎么办?”

一名从五品郎中问,语气带着担忧。

张文冷笑:“谢渊?他回不来!

刘焕大人的属吏还在拦粮车,就算回来,京营已附逆,他也奈何不了咱们!”

说着,便带着官员们往午门走,朝堂的崩塌,在百官的盲从附议中,正式拉开序幕。

南宫暖阁的紫檀椅上,萧桓站起身,魏奉先给他披上龙袍——那是连夜修补的永熙帝旧龙袍,虽非新制,却足以显“正统”

石崇、徐靖躬身立在两侧,手里拿着“入宫路线图”

:“陛下,秦云副将已开正阳门暗门,李默总兵的宣府兵已入城,百官在午门候驾,只待您出。”

萧桓点头,接过石崇递来的京营旧符:“走吧,朕去拿回属于朕的江山。”

说着,便往外走,魏奉先、石崇、徐靖跟着,南宫的宫门缓缓打开,百姓们的欢呼声传来,萧桓嘴角扬起笑意——他知道,自己离复位,只差最后一步。

正阳门暗门处,秦云带着五十名京营兵守在那里,见萧桓的队伍走来,忙躬身行礼:“臣秦云,恭迎陛下!

宣府兵已到午门,百官候驾!”

萧桓点头,走进暗门,李默带着三百宣府兵列队迎接,百姓们围在两侧,高呼“陛下万岁”

,声音震彻云霄。

萧桓走到队伍最前,往午门方向走,京营兵、宣府兵、百姓们跟着,形成长长的迎驾队伍。

玄夜卫暗探王五、赵六混在人群中,拿着“记纸”

记录,心里满是无力——他们知道,复辟已成定局,只能把证据留好,等谢大人回来。

午门广场上,四十余名官员跪在地上,见萧桓走来,齐声高呼“陛下万岁万岁万万岁”

张文捧着“复位诏”

,走上前:“陛下,臣请您颁布复位诏,宣告天下!”

萧桓接过复位诏,大声念道:“朕乃永熙帝嫡孙,遭奸臣构陷幽禁,今顺天应人,复位继统,免京师三年赋税,升附议官员三级……” ↑返回顶部↑

书页/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