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792章 岂知法网张先密未觉机锋伏暗陬(2 / 4)

加入书签

查,别混了私物。”

这是他们约定的暗语,怕被玄夜卫暗探听见。

刘进忙点头,把抱着的册档递过去,趁卫安翻册的功夫,悄悄把袖中的密报塞进卫安的掌心。

卫安捏了捏密报,确认在,便合上册档:“没问题,去吧,归档别耽误太久。”

刘进应“是”

,快步走了,走了几步还回头看——见卫安把密报藏进腰带,才松了口气,却又更慌了:交接是妥了,可日后若查出来,他还是跑不了。

卫安靠回墙根,摸着腰带里的密报,嘴角勾起笑——石崇许他“复位后升皇城司主事(正五品)”

,还额外给了二百两白银,这买卖划算。

他想起萧桓前日的叮嘱“有消息报”

,便转身往南宫侧门走,手里的钥匙晃着,像在炫耀即将到手的富贵。

墙头上,一道黑影闪过,是玄夜卫的暗探——秦飞早察卫安与旧党勾结,派暗探盯了他三日,此刻见他接了刘进的密报,忙掏出黄麻纸,记下“卫安接镇刑司阉宦密报,赴南宫侧门”

,然后悄悄跟了上去。

四南宫侧门?密信递呈:魏奉先的担忧与转递

南宫侧门的门房里,魏奉先正坐着缝补萧桓的旧袍——萧桓的袍角在暗沟蹭破了,舍不得扔,让他补补。

他听见门响,抬头见是卫安,手里还攥着一张纸,心里便知是“消息来了”

“魏公公,这是石大人让转的密报,给陛下的。”

卫安把密报递过去,声音压得低,“石大人说,谢渊忙着核粮饷、督军器,没功夫管南宫,这是举事的好机会。”

魏奉先接过密报,指尖触到纸的粗糙感,心里却沉了下去——他总觉得不对劲,谢渊那么谨慎,怎么会突然“无暇顾及”

?可他不敢说,只能点头:“我这就给陛下送去,卫大人放心。”

卫安走后,魏奉先拿着密报,站在门房里,犹豫了半天——他怕这是谢渊的计,怕萧桓接了信就冲动;可他更怕萧桓怪他“延误消息”

,毕竟萧桓盼复位盼了七年。

最终,他还是攥紧密报,往思政堂走。

路过偏院时,见陈冀正磨着旧刀,刀光在院里的微光下闪着冷光,陈冀见他过来,忙问:“是不是有消息了?”

魏奉先点点头,没说话,只是加快了脚步——他不想让陈冀看见自己的慌,陈冀太急,只会撺掇萧桓动。

思政堂的烛火刚添过,萧桓坐在案前,手里摩挲着京营旧符,心里还在想石崇怎么还没消息。

听见魏奉先进来,他猛地抬头:“是不是有信了?”

魏奉先躬身递上密报:“陛下,卫安转来石大人的信,说谢渊忙着核宣府卫粮饷、督工部军器修缮,京营布防交杨武,无暇顾及南宫。”

萧桓一把抓过密报,展开就看,烛火的光映在纸上,“谢渊无暇顾及”

几个字像烧红的烙铁,烫得他心尖颤。

他反复看了三遍,确认没看错,突然一拍案:“好!

好!

天助朕也!”

魏奉先站在一旁,小声道:“陛下,要不要再查查?谢渊向来谨慎,会不会是……”

“查什么查!”

萧桓打断他,眼里满是狂喜,“谢渊核粮饷是真的,前几日魏奉先你不是说,户部侍郎陈忠天天往兵部跑?督军器也是真的,工部尚书张毅上周还递了奏疏,说军器要赶在入冬前修完!

他忙着这些,哪有功夫管南宫?”

他起身在殿内踱步,靴底磨过青石板,出清脆的响:“杨武是谢渊的人,可杨武只会按文书办事,没谢渊的令,他不敢调动京营主力;徐靖的诏狱卒已备好,陈冀的旧卒也联络好了,卫安能开侧门——这不是良机是什么?”

他想起七年前青漠堡的败,想起七年南宫的幽禁,想起谢渊每次见他时的“恭敬却疏离”

,心里的权欲像被点燃的柴火,越烧越旺:“朕等了七年,终于等到这一天!

谢渊啊谢渊,你再权重,也有顾不过来的时候!”

魏奉先还想劝,却见萧桓已拿起笔,在纸上写密令:“陈冀,联络京营旧卒,明日辰时在南宫侧门集合;徐靖,明日辰时一刻,开正阳门暗门,率诏狱卒接应。”

墨迹落下,像给“举事”

定了调,再无转圜。

萧桓写完密令,对魏奉先道:“去把陈冀叫来,朕要跟他议明日举事的细节。”

魏奉先应“是”

,转身去偏院。

没多久,陈冀就跟着进来,身上还带着旧刀的寒气:“陛下,是不是要举事了?”

“是!”

萧桓把密报递给陈冀,“谢渊无暇顾及南宫,明日辰时举事,你率旧卒从侧门进来护驾,然后随朕去京营前营,号令旧卒倒戈;徐靖开正阳门暗门,率诏狱卒控宫门。”

陈冀阅信后,激动得脸红:“陛下英明!

这几日臣联络旧卒,秦云副将的人也有松动——秦云之子还在理

↑返回顶部↑

书页/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