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753章 先帝植槐今尚在直臣守土终无馁(1 / 5)
卷语
《大吴会典?宫闱志》载:“南宫之侧有古槐,元兴帝萧珏植之,历三世逾百年,枝繁叶茂,荫覆宫墙。
成武二十一年,谢渊督团营练‘三层御敌阵’,日训两辰,声威震及南宫,槐叶竟因震簌簌落,时人异之。”
旧党见状,借“槐叶落,非吉兆”
生事:礼部尚书王瑾联络宗室亲王,称“谢渊练军震落古槐叶,恐扰宫闱、触天怒”
;户部尚书刘焕暗扣军粮,欲借“练军耗竭,槐叶示警”
构陷谢渊“治军无度”
。
谢渊察其险,先命玄夜卫查王瑾与宗室勾结证据,再携边军战报、练军成果面圣,陈明“军威震则边患息,边患息则社稷安,槐叶落乃自然之象,非天怒”
,终破旧党阴谋。
此案暗合明代“于谦督京营练军,借军威安人心”
的历史实态,更揭封建朝堂“旧党借异象惑众,直臣以实绩破虚”
的沉疴,彰显“安定根基在军威,军威根基在民心”
的真理。
南宫槐叶,风里飞、霜痕初缀。
听校场、声威如雷,撼摇禁闱。
旧党暗窥谋扰练,私兵偷绘阵图微。
算只今、边警尚频传,谁能弭?
持铁志,撑危局;凭实绩,破虚辞。
看新弩穿甲,万夫莫支。
军声震落庭前叶,民心护得塞上扉。
莫道是、安定少良筹,军威是!
雾锁南宫,槐枝颤、残叶飘坠。
听校场、金戈声沸,透穿禁闱。
旧党暗窥谋扰练,鲁王私结传私馈。
更刘郎、扣饷阻军资,心如鬼。
持铁券,查贪罪;携战报,陈忠谠。
看新弩穿甲,劲锋难怼。
玄夜探来私贿证,当庭擘破虚言诡。
斩乱根、木牌记军威,民心归。
雁传边警,烽烟起、胡尘将沸。
赖劲旅、阵形严整,弩鸣如雷。
瓦剌闻风先遁迹,塞门得护无烽燧。
悟此身、安定本军威,长铭佩。
槐叶裱藏,军册里、功勋可缀。
对夕阳、营前训卒,语重心粹。
先帝植槐今尚在,直臣守土终无馁。
待来年、新绿满枝头,承前轨。
晨雾缠在南宫宫墙上,像一层薄纱,将那棵百年古槐裹得朦胧。
谢渊身着墨色鳞甲,肩甲处岳峰旧甲的箭痕在雾色里泛着浅光——这甲他昨夜刚用桐油擦拭过,箭痕里的锈迹被浸得软,指尖抚过,似还能触到当年瓦剌箭矢的寒意。
他站在槐树下,抬头望着枝叶:槐叶已显浅黄,几片枯叶挂在枝头,风一吹,便簌簌往下落,砸在青石板上,出轻细的声响。
“大人,这槐树有年头了,元兴帝时植的,听说当年北征归来,还在树下召见过将领。”
玄夜卫北司指挥使秦飞悄然从雾里走出,玄色劲装沾着草屑,显是刚从宫墙另一侧侦查回来。
谢渊的目光落在树干上——那里有一道浅痕,是上月张达案时,玄夜卫搜张文锦缎时,刀鞘不小心蹭到的,如今还隐约可见。
“秦飞,王瑾那边有动静吗?”
他声音压得低,怕惊扰了宫墙内的人。
秦飞递过一张纸,上面是玄夜卫暗探画的草图:王瑾昨夜戌时,从侧门进了鲁王府,手里捧着一个锦盒,“暗探听见鲁王问‘槐叶落的事,能说动陛下吗’,王瑾说‘古槐是先帝所植,如今因练军震落,陛下定信是天示警’。”
谢渊捏着那张草图,指节泛白:王瑾是礼部尚书,掌祭祀礼制,最会借“天意”
“祖制”
做文章,这古槐,竟成了他们构陷的工具。
雾渐渐薄了些,校场的操练声隐约传来——是神机营在试射新弩,“咻”
的箭声裹着风,连槐叶都跟着颤。
谢渊弯腰捡起一片落叶,叶脉已干,边缘卷着,像极了边军士卒皲裂的手掌。
他想起宣府卫送来的战报,李默副总兵说“瓦剌骑兵在边境集结,似在等团营乱”
,旧党这时候借槐叶生事,分明是想内外勾结,断大吴的强军之路。
“杨侍郎来了,说户部拨的军粮还没到,刘焕尚书说‘需等宗室亲王议后再拨’。”
亲兵来报。
谢渊冷笑:刘焕又跟王瑾搭上线了,一个借“天意”
,一个卡“粮饷”
,倒是配合得默契。
他把落叶塞进鳞甲内袋,那里还揣着《三层御敌阵操练记录》,上面记着“近日合练胜率提升至九成,新弩穿透瓦剌铁甲率达八成”
,这些实绩,就是他破虚的底气。
雾散时,南宫的角楼露出飞檐,古槐的枝叶在阳光下舒展,却仍有枯叶飘落。
谢渊望着那些落叶,又望向校场的方向——士卒们的喊杀声越来越响,越来越齐,他知道,一场借“槐叶”
而起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