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739章 丹墀奏请除特权只为边防固铁衣(2 / 3)

加入书签

:“国公爷,奴才招了!

是您让奴才伪造勘合,挪用火药造烟花的,还让奴才给周侍郎送了三百两白银!”

周瑞闻言,吓得腿一软:“你……你血口喷人!

我何时收过你的银子!”

刘顺从怀中掏出一张银票:“这是您亲手签的收条,上面还有您的私印!”

张启接过银票,与工部存档的周瑞私印比对,点头道:“大人,印鉴一致。”

谢渊转向英国公:“现在你还有何话可说?”

英国公见铁证如山,索性破罐破摔:“不过是用些火药造烟花,多大点事?谢大人何必小题大做!

我等勋贵举办庆典,用些火药也是为了彰显大吴气象,难道还要事事报备?”

“彰显气象?”

谢渊怒喝,“上月宣府卫被瓦剌围困,急需火药支援,却因库中火药不足,延误三日援军!

你可知那三日里,有多少士卒因无火药守城而战死?你用救命的防务火药造烟花取乐,对得起那些战死的弟兄吗?”

英国公被问得哑口无言,只能低头不语。

申时五刻,谢渊又带人查勘定国公府、魏国公府,皆在府中搜出未用完的军器火药与烟花半成品,定国公府管家、魏国公府账房也相继招认“受主子指使,贿赂管库官挪用火药”

酉时初刻,谢渊将三家勋贵的罪证、刘顺的供词、周瑞的收条整理成册,带着秦飞、张启前往乾清宫。

此时,英国公、定国公、魏国公已提前入宫,跪在萧栎面前哭诉:“陛下,谢渊故意刁难,不过是用些火药,竟要治我等重罪,求陛下做主!”

吏部尚书李嵩也附和:“陛下,勋贵举办庆典用些烟花,乃常事,谢大人此举恐寒了勋贵之心,不利于朝堂稳定。”

萧栎见谢渊入内,问道:“谢卿,此事当真?”

谢渊将罪证呈上:“陛下,三家勋贵挪用火药逾千斤,伪造勘合、贿赂管库官,铁证确凿!

刘顺已招认,周侍郎也收受贿赂,纵容此事。

上月宣府卫因火药不足延误援军,便是因此而起,若不严惩,日后恐有更多勋贵效仿,军器库将成空壳,边防危在旦夕!”

萧栎翻看罪证,见火药样本、伪造勘合、受贿银票样样俱全,脸色渐渐沉下:“李卿,你说‘常事’,难道《大吴会典》规定‘军器火药可私用’?”

李嵩脸色微变:“臣……臣只是觉得,处罚过重。”

礼部尚书王瑾也想求情:“陛下,三家勋贵乃开国功臣之后,革职恐不妥,不如罚俸赎罪?”

“罚俸赎罪?”

谢渊反驳,“挪用军器火药按律当斩,臣奏请‘革去军器管理权’,已是从轻!

若今日纵容,明日他们便敢挪用甲胄、兵器,他日瓦剌来犯,谁来守护京师?”

他顿了顿,又道:“陛下,臣已让岳将军加强军器库守卫,今后支取火药需兵部、工部、御史台三方勘合,再无漏洞。

革去三家军器管理权,既是惩戒,也是警示,让其他勋贵不敢再犯!”

萧栎沉吟良久——他深知军器管控的重要性,却也不愿彻底得罪三家勋贵。

最终道:“准谢卿所奏!

革去英国公、定国公、魏国公三家勋贵军器管理权,永不复用;管库官刘顺押往诏狱署,择日处斩;周侍郎收受贿赂,革去工部侍郎之职,流放辽东;李嵩、王瑾包庇勋贵,各罚俸两年,不得再干预军器事务!”

“臣遵旨!”

谢渊躬身领命,心中一块大石落地——这场军器清查,不仅揪出了挪用火药的勋贵,更堵住了军器管理的漏洞。

英国公、定国公、魏国公见萧栎准奏,再也不敢哭诉,只能悻悻退下。

戌时初刻,谢渊返回兵部,即刻召集杨武、秦飞、岳谦议事。

他将《军器库管理新规》草案放在案上:“今后军器库由兵部、工部、御史台共管,支取火药需三方官员同时在场,勘合需加盖三方大印;工部军器局造办火药,需每日上报数量,与军器库入库数量核对;玄夜卫每月暗查一次,防止账实不符。”

杨武接过草案,点头道:“大人,此规周密,可有效防止挪用。

只是……三家勋贵虽被革职,却仍有旧部在军器局任职,恐暗中阻挠。”

谢渊道:“你即刻去工部,将军器局中三家勋贵的旧部尽数调离,换由边卫举荐的正直官员接任;秦飞,你派人盯着三家勋贵府,若有异动,立刻上报。”

秦飞送来消息:“大人,英国公府派人去诏狱署探望刘顺,似想让他翻供。”

谢渊冷笑:“晚了。

张启已将刘顺的供词、伪造勘合的笔迹鉴定存档,即便他翻供,也无济于事。

你再派玄夜卫校尉加强诏狱署守卫,不许任何人接触刘顺。”

此时,工部尚书张毅赶来,躬身道:“谢大人,军器局造办记录已重新核查,现近半年来,因勋贵挪用,火药库存已不足原定的三成,若不及时补充,恐影响冬季边防

↑返回顶部↑

书页/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