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735章 郎中说情先挡路参事拦验欲遮藏(2 / 5)

加入书签

我这个成国公?”

校场瞬间安静下来,老兵们低下头,玄夜卫校尉则握紧了腰间的刀。

谢渊上前一步,与朱晟对视:“成国公,这些人是你府中家奴,冒名领饷,触犯《大吴律》,我按律拿人,何错之有?”

他举起搜出的腰牌,“这些物证在此,你还要狡辩?”

朱晟脸色骤变,却仍强撑:“家奴私自混入,与我无关!

你若再不放人,休怪我奏请陛下治你擅权之罪!”

本小章还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精彩内容!

“擅权?”

谢渊冷笑,“我若擅权,便不会在此点验,而是直接抄你府邸!

朱晟,你纵容家奴冒领军饷,每月九百两,一年便是一万八十两,这些钱,本是士卒的冬衣、口粮,你却拿来供养家奴,良心何在?”

他的声音越来越高,传遍整个校场,“去年宣府卫士卒冻饿而死,你却在府中摆宴,喝得酩酊大醉,你对得起那些战死的弟兄吗?”

萧晟被问得哑口无言,亲兵们也不敢上前。

谢渊转向队列中的老兵,朗声道:“弟兄们,你们为大吴守京师、戍边疆,却拿不到足额饷银,而这些家奴却穿着你们的甲胄、领着你们的粮饷,你们答应吗?”

老兵们沉默片刻,忽然有人高喊:“不答应!

请大人为我们做主!”

呼声此起彼伏,震得校场的旗帜都微微晃动。

刘忠、李伟见状,吓得缩到一边——他们没想到谢渊竟能调动士卒的情绪。

朱晟知道大势已去,却仍不死心:“谢渊,你敢拿我试试!

我乃开国功臣之后,陛下也会给我三分薄面!”

谢渊道:“功臣之后更应守法,若你敢抗法,我便以‘谋逆’论处!

秦飞,将三百家奴、李伟、刘忠一并拿下,押往诏狱署!”

玄夜卫校尉立刻行动,萧晟的亲兵想阻拦,却被谢渊的目光逼退。

看着被押走的人犯,谢渊长出一口气——晨雾已经散尽,阳光洒在校场上,照在老兵们黝黑的脸上,也照在他手中那本染着尘土的兵籍册上。

他知道,这场点兵只是开始,肃清京营积弊的路还很长,但只要他守住“军饷入卒囊”

的初心,守住律法的底线,就不怕那些权门的阻挠。

远处,传来了京师的晨钟,厚重而悠长。

谢渊翻身上马,对秦飞道:“去五军营、三千营,继续点验。”

马蹄声再次响起,踏过校场的黄土,朝着下一个营盘而去。

风还在吹,但这一次,风中带着的不再是侥幸,而是希望——属于那些手握钢枪、守护江山的士卒的希望。

兵部衙署外,三十名玄夜卫校尉列队待命,秦飞手持《三大营兵籍总册》,躬身道:“大人,五军营、三千营、神机营兵籍已核对完毕,五军营‘千户赵达’等三百人信息模糊,恐有异常。”

谢渊身着绯红官袍,腰间佩鱼袋,接过总册,指尖在“赵达”

名下停顿——昨日玄夜卫密报称,此三百人实为成国公朱晟家奴,每月冒领饷银九百两。

“备马。”

谢渊话音刚落,兵部郎中李伟匆匆赶来,此人是朱晟妻弟,堆笑道:“谢大人,今日点验何须您亲往?下官代劳即可,保准按制核查。”

谢渊瞥他一眼:“按制,兵部尚书每季度需亲赴点验,李郎中莫非不知?”

李伟脸色一僵,又道:“成国公昨日派人来说,今日府中有事,欲请大人延后一日点验,容他前来陪同。”

“点验乃公事,岂容私请?”

谢渊翻身上马,“走!

先去五军营。”

李伟见状,暗中对随从使了个眼色——密报朱晟“谢渊已动真格”

五军营校场。

提督副将王庆早已列好队伍,士卒们甲胄整齐,列队如墙。

谢渊勒马立于高台上,命秦飞:“按册点兵,一人一验,核对户籍文书。”

点兵开始,“赵达”

“钱二”

等名字被点到时,队列中走出的士卒虽身着甲胄,却面色白皙,无日晒风霜之迹,甲胄也显得宽大不合身。

谢渊眉头微蹙,忽指一名“士卒”

:“你且报上籍贯、入伍年月。”

那人支支吾吾:“小……小人顺天人,上月入伍。”

谢渊又问:“你腰间佩刀,可会拔刀出鞘?”

那人慌乱中竟将刀鞘拽落,露出里面未开刃的装饰刀——京营士卒佩刀皆为实战用刀,怎会是装饰?

“拿下!”

谢渊一声令下,玄夜卫校尉立刻将那人按倒。

王庆见状,急忙上前:“谢大人,此人是新补士卒,不懂规矩,何必动粗?”

谢渊冷笑:“新补士卒不知拔刀?你这提督是怎么当的?”

随即对秦飞道:“继续点!

重点核查‘赵达’等三百人!”

未及再

↑返回顶部↑

书页/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