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53章 淮水停鞍非惧战勤王兵起向幽燕(2 / 5)
南卫所千户立刻附和:“孙佥事说得是!
京师已破,回天乏术,别让弟兄们白白送死!”
营中的议论声越来越大,主战与主退的士兵吵了起来,有的甚至拔出了刀。
吴炳见状,厉声喝道:“都住手!
不过一队探兵的消息,真假尚未可知,你们便要退兵?对得起陛下的信任吗?对得起京师的百姓吗?”
他走到赵楷面前,躬身道:“侍郎大人,属下怀疑这队探兵的消息有假——瓦剌兵力虽强,却未必能三日内破京师,且谢太保治军严谨,安定门防务坚固,怎会轻易战死?属下请求再派探兵核实,同时审讯这队探兵,看是否有内奸作祟。”
钱明立刻反对:“吴指挥使这是疑神疑鬼!
探兵冒着生命危险带回消息,你却要审讯他?传出去,谁还敢为咱们探消息?再说,粮饷不足,就算要进兵,也没粮食支撑,总不能让弟兄们饿着肚子打仗吧?”
赵楷看着眼前的混乱,心中清明了几分——钱明与孙弘一唱一和,显然是早有预谋,想借“京师已破”
的消息逼他退兵,而这队探兵的消息,怕是也被他们动了手脚。
“都安静!”
赵楷提高声音,“吴指挥使,你立刻带玄夜卫去审讯探兵,核实消息;钱侍郎,你立刻催调粮饷,两时辰内必须有答复;孙佥事,你负责维持营中秩序,再敢散布退兵言论,以军法论处!”
玄夜卫的帐篷内,吴炳坐在案前,面前跪着那名探兵队长。
探兵队长的双手被绑在身后,脸色苍白,却仍嘴硬:“我说的都是实话,你们别冤枉我!”
吴炳拿起探兵队长带回的“证据”
——一块染血的龙袍碎片,仔细查看后,冷声道:“这块龙袍碎片是江南织染局造的,不是京师内织染局的样式,你从哪里得来的?还有,你说谢太保战死在安定门,可安定门的守军多是宣府卫士兵,你却能准确说出江南卫所士兵的伤亡数,这不是破绽吗?”
探兵队长的额头渗出冷汗,眼神躲闪:“我……我是从百姓手里买的龙袍碎片,伤亡数是听百姓说的,可能记错了。”
吴炳一拍案几,厉声喝道:“还敢狡辩!
玄夜卫南司早已查到,你与南京理刑院的孙弘是同乡,上个月还从孙弘那里拿了五十两银子!
说,是不是孙弘让你伪造消息,逼赵侍郎退兵?”
探兵队长浑身一颤,再也撑不住,哭道:“是!
是孙佥事让我做的!
他说只要我带回京师已破的假消息,就给我银子,让我退役回家。
我一时糊涂,才犯了错,求大人饶命!”
与此同时,赵楷的帐篷内,钱明正站在案前,支支吾吾地说:“粮饷……粮饷还在路上,江南卫所的粮船遇到了瓦剌细作,被烧了几艘,怕是还要三日才能到。”
赵楷盯着他的眼睛:“钱侍郎,你说实话,粮船是不是根本没动?你与李嵩、孙弘勾结,想拖延勤王兵,让瓦剌在京师站稳脚跟,是不是?”
钱明脸色骤变,却仍强辩:“侍郎大人怎会这么想?下官对大吴忠心耿耿,怎会勾结李嵩?”
帐篷门忽然被推开,吴炳带着探兵队长走进来,探兵队长跪在地上,对赵楷道:“侍郎大人,臣有罪!
是孙弘让臣伪造京师已破的消息,还说钱侍郎会配合拖延粮饷,让您退兵回南京。
孙弘还说,只要退兵,李嵩大人在京师会保我们的家人安全。”
钱明见状,双腿一软,跪倒在地:“是!
是李嵩给我写信,让我拖延粮饷,配合孙弘逼您退兵,他说若京师守住,谢太保会清算我们这些与他不和的人;若京师破了,瓦剌会重用我们。
我一时糊涂,才犯了错,求侍郎大人饶命!”
赵楷看着跪在地上的两人,心中满是愤怒与失望:“你们身为南京重臣,不思报国,反而勾结内奸,拖延勤王兵,若京师真的因你们而无法收复,你们便是千古罪人!”
他对吴炳道:“将钱明、孙弘、探兵队长押入囚车,派玄夜卫看守,等后续处置;再派两队探兵,务必在一个时辰内核实京师的真实情况,若京师真的已破,便查探瓦剌的布防与谢太保旧部的动向。”
吴炳躬身应道:“属下遵令!”
又过了一个时辰,第二、三队探兵先后赶回,带来了京师已破的准确消息——太庙被焚,先帝神主牌破碎;安定门、德胜门被瓦剌兵控制;谢太保战死,尸体被谢渊旧部偷偷收殓,葬于西山;陛下被押往漠北;李嵩、徐靖投降瓦剌,在京师设立“临时衙门”
,镇压百姓反抗;秦飞、张启率谢渊旧部在宣府卫集结,准备反攻京师。
探兵还带回了秦飞派人送出的密信,请求南京勤王兵在淮河设防,牵制瓦剌兵力,待宣府卫兵力集结完毕,再南北夹击,收复京师。
赵楷拿着密信,心中五味杂陈——京师确实已破,却并非毫无希望,秦飞、张启仍在抵抗,若他此时退兵,不仅会让宣府卫的兵力陷入孤立,还会让东南百姓失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