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45章 待来日重整朝纲靖四海方慰那忠魂热血洒荒丘(2 / 6)
纷调转方向,朝着西北方向的密林奔去。
王六跟在后面,心中暗自松了口气——西北方向多悬崖,瓦剌兵深入后定会被地形阻拦,如此便能拖延大半日。
可他刚走几步,便感觉身后有人盯着自己,回头一看,是也先派来监视他的两名亲卫,正冷冷地看着他。
王六心中一慌,忙低下头,假装整理鞋带,掩饰自己的慌乱。
本小章还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精彩内容!
西北密林的山道愈陡峭,路面布满碎石与荆棘,瓦剌兵行军度渐渐放缓。
一名瓦剌兵不慎滑倒,摔下山坡,惨叫声在林间回荡。
巴图眉头紧锁,对王六道:“你不是说熟悉地形?为何此处如此险峻?”
王六忙辩解:“将军有所不知,此处是落马坡‘断魂崖’的侧路,平日里少有人走,萧桓定是慌不择路才往这边逃。
您看,前面不远处有一处山洞,萧桓说不定藏在里面!”
他指向远处一处被藤蔓遮挡的山洞,实则那是他早年为猎户时存放工具的地方,空无一人。
巴图率部来到山洞前,下令士兵搜查。
三名瓦剌兵手持火把,小心翼翼地钻进山洞,片刻后便出来禀报:“将军,山洞是空的,只有一些破旧的工具,没有任何人影。”
巴图脸色一沉,看向王六:“你竟敢骗我!”
王六忙跪下:“将军饶命!
小人只是猜测萧桓可能在此,并非有意欺骗!
或许……或许他已经从山洞另一侧的小路逃走了!”
巴图冷哼一声,刚要下令将王六拿下,远处忽然传来一阵马蹄声——是第二路兵马的统领遣使来报,说在东北方向现疑似萧桓的马蹄印。
巴图暂时放下王六,率军赶往东北方向。
王六跟在后面,心中暗自庆幸——幸好第二路兵马现了马蹄印,否则自己今日恐难脱身。
他不知道的是,那马蹄印是也先亲卫故意伪造的——也先虽未戳穿王六,却早已料到他可能会误导,故令亲卫在东北方向留下痕迹,既试探王六,也防止真的错过萧桓踪迹。
两名监视王六的亲卫将此情景看在眼里,悄悄策马离开,去向也先禀报。
东北方向的密林边缘,第二路兵马正围着几处马蹄印勘察。
马蹄印尺寸较大,与萧桓坐骑“踏雪”
的蹄铁痕迹相似,且印泥新鲜,显然是刚留下不久。
统领见巴图赶来,忙道:“巴图将军,您看这马蹄印,定是萧桓的坐骑留下的!
我们追不追?”
巴图蹲下身,仔细查看马蹄印,却现印泥中混有少量红土——落马坡东北方向的土壤多为黑土,红土只在西南方向才有,显然这马蹄印是伪造的。
他心中一动,看向身后的王六,见王六眼神闪烁,便知是此人与伪造痕迹的人有所勾结。
巴图不动声色,下令:“继续追!
无论真假,都要查个水落石出!”
瓦剌兵再次启程,朝着马蹄印延伸的方向奔去。
王六见巴图未起疑心,心中稍安,却不知巴图已悄悄对身边的亲兵低语:“派人去禀报太师,王六形迹可疑,且东北方向的马蹄印是伪造的,恐有内奸作祟。”
亲兵领命,策马消失在林间。
王六跟在队伍中,总觉得巴图看自己的眼神不对劲,便故意落后几步,想要寻找机会再次误导,却被两名监视的亲卫死死盯住,根本无从下手。
行至一处山谷,马蹄印忽然消失,取而代之的是一片杂乱的脚印,似乎有人在此处换乘了马匹。
巴图令士兵散开搜查,自己则与王六站在山谷中央。
“王六,”
巴图忽然开口,“你说你是本地猎户,可知这山谷叫什么名字?”
王六心中一慌——他只知道落马坡的大致地形,却不知具体山谷的名称,只能胡乱答道:“回将军,此谷名为‘落马谷’,因常有马匹在此失足而得名。”
巴图冷笑一声:“胡说!
此谷名为‘藏龙谷’,是大吴永熙帝时期为狩猎所命名,本地猎户无人不知。
你根本不是猎户!”
王六脸色惨白,忙跪下求饶:“将军饶命!
小人……小人确实不是猎户,是镇刑司副提督石崇大人派来的密探,奉命协助太师捉拿萧桓!”
巴图眼中闪过一丝怒意:“石崇?那为何要误导我们往西北方向走?”
王六颤声道:“石崇大人说,萧桓身边仍有亲卫保护,若逼得太紧,恐会鱼死网破,不如先拖延时日,待萧桓粮草耗尽,再一举擒获。”
巴图闻言,心中暗忖——石崇此举,究竟是为协助瓦剌,还是为放萧桓一条生路?他一时难以判断,只能下令将王六绑起来,待禀报也先后再做处置。
就在此时,山谷西侧忽然传来厮杀声——是第三路兵马与一群大吴流民生冲突。
巴图率部赶去,只见数十名流民手持农具,与瓦剌兵拼死抵抗,口中喊着: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