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40章 振持秘钥指幽径飞率忠卒护圣镳(2 / 5)

加入书签

内侍轻声通报,话音刚落,便见王振持笏而入。

他身着深青监袍,袍角沾着夜露凝结的水珠,袖口还蹭着些许档案柜的霉斑——显然是刚从司礼监秘档库赶来。

行礼时腰弯得极低,监帽上的铜扣几乎触到地面,声音带着一丝未平的喘息:“奴婢王振,叩见陛下。”

这章没有结束,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王伴伴快起来,”

萧桓转身,语气里的急切压过了帝王的威严,“京师已到绝境,你掌秘档,可知皇城有何突围之路?”

王振直起身,从袖中取出一卷图纸,指尖捏着纸角的力道格外重——图纸边缘泛黄脆,是神武帝年间的旧物,他怕稍一用力便撕坏。

“陛下,这是神武三年修的《皇城秘道图》,”

他双手将图纸捧过头顶,目光落在图纸中央的红线,“东华门内偏殿地下,藏着一条秘道,通通州潞河驿,长三里,宽丈许,当年神武帝修它,就是怕皇城有难时留条生路。

奴婢今晨特意去秘档库查过,秘道钥还在鎏金匣里,道内的牛油灯也还能用,夜里走,用黑布罩住灯,瓦剌细作瞧不见。”

谢渊上前接过图纸,展开时指尖抚过纸上的霉斑,那是百年时光留下的痕迹。

他眉头渐渐皱起,指腹点在“秘道中段”

的标注上:“陛下,这秘道百年未用,中段的青石墙怕是早有松动,万一坍塌……而且瓦剌细作遍布京师,咱们一动,他们未必查不到。”

“不试,就是等死!”

萧桓猛地打断他,指尖重重戳在图纸上的秘道出口,指节因用力而泛白,“粮只够七日,火铳只剩三百支,岳谦的援军被堵在通州,再守下去,难道要等瓦剌破城,把列祖神主拖出去烧了吗?”

他深吸一口气,语气稍缓,却更显决绝,“今夜三更,朕带亲卫走秘道;谢太保,你留京,在安定门多备火箭、大鼓,三更时拼命佯攻,让也先以为朕要从安定门突围。”

“陛下!”

谢渊还想再劝,却见秦飞大步而入,玄铁铠甲碰撞的声响震得殿内烛火微晃。

他刚从玄夜卫亲卒营赶来,甲缝里还沾着操练场的尘土,闻言立刻单膝跪地,拳砸在青砖上出闷响:“末将遵旨!

这就去选卒——要‘无家眷在京、敢为陛下挡箭’的,保证个个是能拼命的硬骨头!”

王振上前一步,从怀中掏出个锦囊,递到萧桓面前:“陛下,秘道里潮,奴婢备了干姜和解毒丸,万一遇到瘴气能用上。

奴婢在宫里待了三十年,秘道的图纸早记熟了,愿随陛下走,为陛下引路。”

萧桓看着锦囊里的干姜——是用绵纸仔细包着的,还带着淡淡的药香,眼底闪过一丝暖意。

他拍了拍王振的肩,力道不轻不重:“好,你随朕去。”

又转向谢渊,语气郑重,“太保,京师就交给你了,若瓦剌强攻,别硬拼,守住东华、安定二门就好——朕会带着援军回来的。”

谢渊躬身行礼,从腰间解下一块玄铁令牌,令牌上刻着“玄夜卫北司调兵印”

,递到秦飞手中:“这是调兵令牌,见到岳谦,把它给他看,他才信你。

若遇伏,立刻红色烟火,我会派兵接应。”

玄夜卫亲卒营的校场上,月光像霜一样铺在地上,八百兵士列队而立,玄铁短甲泛着冷光。

有的兵士甲胄肩处有旧伤的痕迹,是之前守城门时留下的;有的握着环刀的手布满老茧,指节上还结着新的血痂。

萧桓站在高台上,声音不算洪亮,却字字清晰地传到每个兵士耳中:“京师被围,咱们吃的粥一天比一天稀,手里的火铳打一少一。

今夜,朕带你们走一条路,去通州找援军——愿跟朕死战的,举刀!”

话音刚落,八百把环刀齐刷刷举起,刀刃映着月光,晃得人睁不开眼。

“愿随陛下死战!”

嘶吼声震得营旗“猎猎”

作响,有的兵士甚至红了眼眶——他们知道,这一去,或许就回不来了,可没人退后半步。

秦飞走到队列前,目光扫过兵士们的脸,指着前排两百人:“你们是前队,探路清障,遇到石头、枯枝,都给朕挪开;余下六百是后队,贴身护着陛下和王公公。

记住,不管遇到什么,先护驾——就算拼了命,也不能让陛下受半分伤!”

“是!”

兵士们齐声应和,声音里没有半分犹豫。

偏殿内,王振正为萧桓系玄铁软甲。

这软甲是永熙帝年间造的,甲片打磨得光滑,却仍带着冰冷的触感。

王振的手指很巧,指尖带着常年翻档案磨出的薄茧,系甲带时力道均匀,每一个结都打得紧实。

“陛下,这软甲能防寻常箭矢,您贴身穿,护住心口和后背。”

他一边说,一边轻轻拽了拽甲带,确认不会松动。

萧桓抬手按住腰间的玉柄剑——剑鞘上的龙纹是神武帝年间的老手艺,纹路深邃,硌得掌心疼。

↑返回顶部↑

书页/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