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04章 今京师固如铁不负民心不负皇(3 / 7)

加入书签

伺京师,九门防务虽固,却恐难长久!

臣请陛下迁南京,暂避敌锋,待兵强马壮,再复京师!”

他的党羽——工部郎中赵安(正五品)、刑部主事吴谦(正六品)立刻附和:“陛下,柳大人所言极是!

南京有长江天险,瓦剌难攻,迁南京乃万全之策!”

韩综虽被抓,却有王显在旁帮腔:“陛下,韩侍郎调粮江南,是为迁南京做准备,并非私用!

柳大人一片忠心,请勿轻信谗言!”

谢渊冷笑一声,出列道:“柳都御史,你说‘一片忠心’,可你密信里写的‘焚九门粮囤、毁火器库’,也是忠心吗?”

谢渊示意沈言上前,沈言捧着密信抄本,声音朗朗:“柳成密信云:‘夏末迁南京,韩综调粮五万石、造舟百艘于江南;柳成焚九门粮囤、毁火器库,阻瓦剌追袭;参与诸臣于南京集结,共推成掌兵部。

’——此信玄夜卫已勘验,墨为松烟墨,印为私刻‘内阁行移印’,与柳成府中搜出的残信一致!”

这章没有结束,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满朝文武哗然,李东阳(太傅兼内阁辅)皱眉道:“柳成!

你竟敢私刻官印、谋迁叛逃!

先帝陵寝在昌平,你弃京师,是要让祖宗受瓦剌惊扰吗?”

柳成脸色煞白,却仍狡辩:“陛下!

这信是谢渊伪造的!

他想专权,故意陷害臣!”

秦飞递上张启的勘验结果,还有从柳府搜出的私刻官印:“陛下,此乃柳成私刻的‘内阁行移印’,与真印比对,无‘元兴二十二年铸’阴纹;此乃柳成书房的松烟墨,与密信墨色一致;韩综已招认,调粮是为南迁,非赈灾——罪证确凿!”

王显见势不妙,“扑通”

跪地:“陛下!

臣有罪!

是柳成逼臣包庇韩综,臣不该帮他!”

他指着柳成,“柳成还说,迁南京后要杀谢太保,夺兵部权!”

柳成的党羽赵安、吴谦吓得不敢作声,低着头,生怕被牵连。

萧桓拍案而起,龙椅扶手被攥得咯咯响:“柳成!

你私刻官印、谋迁叛逃、欲焚粮囤,桩桩件件都是死罪!

朕待你不薄,你竟如此背叛朕、背叛大吴!”

他指着柳成,声音威严如冰:“玄夜卫!

将柳成、王显押入诏狱署,赵安、吴谦革职查办!

韩综已招,按律斩立决!”

玄夜卫卒上前架起柳成,柳成还在喊:“陛下!

臣冤枉!

是谢渊陷害臣!”

萧桓冷声道:“你若不谋迁,谢渊怎会‘陷害’你?押下去!”

柳成被押走后,谢渊奏请:“陛下,为绝‘南迁’之议,臣请颁《京师固守诏》,明定‘弃京师者斩’;再设‘京师防务督查司’(从四品),隶兵部,专司九门粮囤、火器库守护,防奸佞破坏;玄夜卫加强旧党清查,避免余孽再谋乱。”

萧桓准奏:“就按谢太保说的办!

朕要让天下知道,朕与京师百姓共存亡,绝不南迁!”

满朝文武齐声跪拜:“陛下圣明!”

诏狱署内,韩综见柳成也被押来,知道再抵赖无用,哭着招认:“是柳成劝臣参与南迁,说迁南京后臣能升户部尚书……臣不该贪权,不该调粮……求陛下饶命!”

审讯的刑部侍郎刘景(正三品)记录供词,递上萧桓:“陛下,韩综供认,参与南迁者共十二人,除柳成、韩综、王显、赵安、吴谦外,还有江南粮商吴记、南京守备千户郑远等,皆已被玄夜卫抓获。”

萧桓下旨:“柳成、韩综斩立决,曝九门三日;王显贬为庶民,流放崖州;赵安、吴谦杖责三十,配九边充军;其余从犯,按罪轻重处置,绝不姑息!”

秦飞率玄夜卫清查南迁旧党,在江南抓获粮商吴记,从他府里搜出柳成的密信“造舟百艘”

;在南京抓获守备千户郑远,他已偷偷准备好船只,等着柳成南迁。

“你们可知罪?”

秦飞审郑远,郑远跪地求饶:“秦指挥使,臣是被柳成胁迫的!

臣不该帮他准备船只,求您饶臣一命!”

秦飞冷声道:“你助纣为虐,若柳成南迁成功,京师百姓不知要死多少——按律,当斩!”

最终,吴记、郑远皆被判斩,旧党余孽被清剿干净。

陈忠派户部主事去江南,追回韩综私调的五万石粮,一部分补充九门粮囤,一部分运去边地。

“谢太保,”

陈忠奏报,“粮已追回,九门粮囤现在充足,兵卒们再也不用怕缺粮了。”

谢渊点头:“辛苦陈尚书。

以后调粮,必须严格按‘兵部勘合+户部司印’双证,再不能让奸吏钻空子。”

陈忠道:“臣已让户部吏员熟记新规,每笔调粮都登记造册,每月报您核验。”

工部尚书张毅(正二品)派侍郎周瑞(正三品)修缮九门火器库,加固粮囤的围墙,还

↑返回顶部↑

书页/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