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03章 一曲德胜忠义颂流传后世见真情(2 / 7)
来,脸色白:“陛下,粮……粮已到通州,因受潮需晾晒,明日就能送过来!”
秦飞(玄夜卫北司指挥使)趁刘焕回话时,悄悄递了张密报给萧桓。
萧桓展开,上面写着:“通州粮吏王庆私扣军粮三千石,售予粮商,得银五百两;户部主事李彬(刘焕下属)知情包庇,伪造‘粮受潮’文书。”
萧桓捏紧密报,指尖几乎戳破纸页。
他抬头看向刘焕,刘焕眼神闪烁,不敢与他对视。
“先登楼,”
萧桓压下怒气,“朕要看看德胜门的防务。”
谢渊躬身领路,心里清楚——这粮饷迟滞,定是有人在背后搞鬼。
二
德胜门城楼上,风比城下更烈,吹得萧桓的龙袍下摆猎猎作响。
谢渊指着漠北的方向:“陛下,从这里能望到居庸关的烽燧,若瓦剌来犯,烽燧一日可传三报;咱们在城下挖了陷马坑,上面盖着草皮,瓦剌骑兵一踩就陷。”
萧桓点头,目光却落在城楼下的粮囤——粮囤的木牌写着“军粮五千石”
,可从城楼往下看,粮囤的高度比册子上记的矮了半截。
“谢太保,”
萧桓问,“那粮囤的粮,够兵卒吃几日?”
谢渊道:“按每日每人两斤粮算,够十日——可若粮饷再迟,恐支撑不住。”
刘焕连忙道:“陛下,明日粮就到,定不会让兵卒饿着!”
秦飞在旁冷声道:“刘尚书,通州到京师不过五十里,粮若真到了,为何要等‘明日’?”
刘焕脸色骤变:“秦指挥使,粮运需走驿道,还要验粮质,耽搁一日也是常事!”
秦飞道:“可玄夜卫探得,王庆昨日还在通州粮商张记铺子卖粮,那些粮袋上,还印着‘军粮’二字!”
“你……你血口喷人!”
刘焕急得声音颤,“王庆是通州粮吏,怎敢私卖军粮?李彬是户部主事,怎会包庇他?”
萧桓看着刘焕的模样,心里已有了数:“刘尚书,朕命你立刻传王庆、李彬来德胜门,朕要亲自问!”
刘焕犹豫着没动,李东阳在旁道:“刘尚书,陛下有旨,还不快去?”
刘焕这才慌忙点头:“臣……臣这就传!”
他转身下城时,脚步踉跄,差点摔下台阶——他知道,王庆和李彬若来,事情就瞒不住了。
萧桓看着他的背影,对谢渊道:“谢太保,你觉得刘焕知情吗?”
谢渊道:“陛下,刘尚书执掌户部,粮饷调度皆经他手,王庆、李彬若真扣粮,他未必全然不知——或许是下属蒙蔽,或许是……有意纵容。”
萧桓叹了口气:“朕即位以来,屡查扣粮之事,可总有人敢顶风作案。
今日朕倒要看看,这背后到底藏着多少猫腻!”
周老汉奉命登楼,萧桓问他:“老丈,你守德胜门,每日操练,吃这样的干饼,心里怨吗?”
周老汉摇头,声音沙哑却坚定:“陛下,俺们不怨!
去年瓦剌来,俺儿子战死在大同卫,俺守城门,就是为了不让更多人家破人亡。
只是……”
他顿了顿,“后生们正是长身体的时候,总吃掺沙的饼,怕练不动兵啊!”
萧桓心里一酸,对李东阳道:“传朕的旨,先从京营备用粮里调两千石,送德胜门,让兵卒们今日就能吃上白面饼!”
李东阳躬身:“臣遵旨!”
周老汉连忙跪地:“谢陛下!
俺们定好好守城门!”
谢渊见萧桓动了心,趁机奏请:“陛下,粮饷乃防务根本,王庆、李彬若真扣粮,需彻查!
臣请命秦飞率玄夜卫勘验通州粮仓,查粮的去向;再请户部陈忠侍郎(正三品)核粮册,看是否有疏漏——绝不能让奸吏害了兵卒,乱了防务!”
萧桓准奏:“就按谢太保说的办!
秦飞,你立刻带玄夜卫去通州;陈忠,你去户部调粮册,朕在德胜门等你们的回话!”
秦飞、陈忠齐声应诺,转身下城,脚步匆匆——这桩粮案,今日必须查个水落石出。
秦飞率玄夜卫卒疾驰至通州粮仓,仓门由王庆的人看守,见玄夜卫来,竟要关门阻拦。
“陛下有旨,查粮仓!”
秦飞一脚踹开仓门,里面的景象让他怒不可遏——粮囤空空,只有角落里堆着些受潮的霉粮,而墙上的粮册却写着“军粮八千石”
。
“王庆在哪?”
秦飞喝问。
看守仓的小吏吓得跪地:“王……王大人去张记粮商那里了!”
秦飞立刻率人去张记粮铺,刚到门口,就见王庆正指挥伙计搬粮,粮袋上“军粮”
二字赫然在目。
“王庆!”
秦飞喝声落下,玄夜卫卒已上前按住王庆。
王庆挣扎着喊:“你们凭什么抓我?我是通州粮吏!”
秦飞冷笑:“凭你私扣军粮,通敌害卒——陛下在德胜门等着审你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