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02章 夏木阴浓京畿危乡民伏阙请戎衣(7 / 7)

加入书签

废法;礼部明年需将历年乡勇忠义之士名录,汇集成册,藏于礼部祠祭司,每岁核验增补。

朕惟愿君臣同心、官民一体,以乡勇为基,以典制为纲,固京师、安民心,使大吴江山永固、百姓安乐。

各部院需恪尽职守,遵诏而行,若有阳奉阴违、敷衍塞责者,玄夜卫可即时拘拿,下诏狱署勘问。

钦此!

德佑十五年夏

片尾

谢渊、岳谦仍忙于乡勇编练与九门防务,萧桓常召二人入宫,从乡勇冬训聊到边地盟约,君臣信任愈深厚。

李东阳在《内阁记事》中写道:“德佑十五年夏之百姓请战,非谢太保勘奸、秦指挥使之细察、乡勇之忠义,难成安稳——民心者,社稷之根也;忠良者,民心之护也,二者皆得,天下方宁。”

京师百姓在正阳门内立“乡勇义战碑”

,刻周老汉、周虎等乡勇之名,碑文中写道:“德佑之夏,乡民赴义,助军守城,勘奸固防,此乃大吴民心之坚,忠义之盛。”

每到初一、十五,总有百姓提着祭品来祭拜,香火袅袅中,德胜门的乡勇营愈兴旺,京师的城门愈坚固,像在守护着大吴的江山,也守护着这片土地永恒的民心与太平。

卷尾

《大吴史?谢渊传》载:“德佑十五年夏,乡民请战,庸造谎乱政,固包庇。

渊察其奸,命玄夜卫勘验,诛庸、贬固,诏乡勇隶兵部,规范编练。

帝赞曰:‘渊能护民心、勘奸佞,使乡勇成京师之辅,非此臣,京畿难安。

’”

《玄夜卫档?民心录》补:“百姓请战案后,帝命玄夜卫将‘魏庸宋固案’与‘石迁、苏峻案’并编为《五奸警示录》,颁行天下,诫‘奸佞之祸,或借民心,或借边患,需时时警惕’;又命兵部将乡勇制推行九边,大同卫、宣府卫皆编乡勇,边地防务遂成‘边军+乡勇’之势。

德佑十六年夏,京郊乡勇增至万人,瓦剌再无窥伺,时人谓‘民心如城,乡勇如盾,谢公如柱,大吴如磐’。”

hai

↑返回顶部↑

书页/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