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01章 终教军饷输边地再护山河守四方(2 / 6)

加入书签

(沾着镇刑司旧库的霉味),刚要离开,就听见石崇的声音:“把粮看好了,谁敢动一粒,斩!”

暗探连忙藏进粮囤后,待石崇走后,才偷偷溜出仓,把印鉴摹本和麦壳送去玄夜卫。

玄夜卫北司的文勘房里,张启拿着暗探送来的印鉴摹本,与真“镇刑司印”

比对。

真印边缘有“元兴二十年铸”

的阴纹,摹本上却没有;真印用的是桐烟墨,摹本是松烟墨。

“秦指挥使,”

张启递过摹本,“这印是私刻的,石迁在造假!”

秦飞接过摹本,又闻了闻麦壳:“这霉味是镇刑司旧库的——去年查苏峻案时,我去过那库,囤粮的霉味就是这样。

石迁把粮囤去旧库了!”

他立刻起身,“我去禀谢太保,咱们得请旨查镇刑司旧库!”

同日廷议,谢渊奏请查通州仓与镇刑司旧库。

石迁立刻出列,手里捧着“南迁诏旨”

:“陛下!

臣扣粮是遵‘南迁诏旨’——近日漠北瓦剌蠢蠢欲动,京师危矣,不如南迁暂避,粮饷无需送边,免得浪费!”

石崇、徐靖跟着附和:“陛下,石提督所言极是!

边军若溃散,可再募新兵,粮饷若送边,南迁时就没粮了!”

吏部尚书李嵩(正二品)皱眉道:“石提督,南迁乃国之大事,需内阁与六部议决,怎会有‘诏旨’?”

石迁把“诏旨”

递到萧桓面前:“陛下,这是内府拟的诏旨,臣不敢欺君!”

谢渊上前一步:“陛下,此诏旨墨为松烟墨,非内府朱砂墨;印为私刻,无‘元兴二十五年铸’阴纹——玄夜卫已勘验,是伪造的!”

萧桓接过“诏旨”

,指尖触到纸页上的松烟墨,脸色沉了下来:“石迁!

你竟敢伪造诏旨!”

石迁“扑通”

跪地:“陛下!

臣冤枉!

是谢渊伪造证据陷害臣!”

秦飞递上玄夜卫的勘验结果:“陛下,通州仓的粮囤木牌印鉴是私刻的,麦壳来自镇刑司旧库;驿传文书也被徐靖拦着,边军急奏迟了五日才到京。

请陛下命玄夜卫查镇刑司旧库,若查不到粮,臣愿领罪!”

萧桓拍案:“准奏!

秦飞,你率玄夜卫查镇刑司旧库;谢渊,你监查通州仓——若石迁真扣粮,朕必严惩!”

秦飞率玄夜卫查镇刑司旧库。

库门由镇刑司兵卒看守,见玄夜卫来,竟拔刀阻拦。

秦飞冷喝:“陛下有旨,谁敢阻拦,以通敌论罪!”

兵卒们吓得不敢动,玄夜卫推开库门,果然见三万石粮堆在里面,粮袋上还贴着“通州仓”

的封条。

张启在粮囤下搜出一个木盒,里面有石迁与瓦剌的密信:“扣粮三月,边军必溃,瓦剌可攻大同卫,我为内应,京师可破。”

信上的墨是松烟墨,与“南迁诏旨”

的墨一致。

“秦指挥使,”

张启声音颤,“石迁通敌!”

徐靖见旧库被查,偷偷派亲信送密信给石迁,让他“快逃”

亲信刚出诏狱署,就被玄夜卫暗探抓获。

秦飞审亲信,得知徐靖分了石迁私扣的五千石粮,还帮着伪造“南迁”

流言。

秦飞带着亲信去诏狱署,徐靖见亲信被抓,脸色惨白:“秦指挥使,我……我只是帮石迁拦了文书,没分粮!”

秦飞冷笑:“你家仆说,昨日还从你府里运走十袋麦粮——玄夜卫已去你府查了,粮还在柴房!”

玄夜卫抓了石崇,严刑审讯。

石崇本是石迁的侄子,见罪证确凿,哭着供认:“是叔父让我私刻印鉴、伪造诏旨,还让我分了两千石粮,送回乡下老家;徐靖分了三千石,藏在他府里柴房。

叔父说,扣粮乱边,瓦剌来攻,他就能当‘内应’,封瓦剌的‘平南王’!”

秦飞把供词递给谢渊,谢渊看完,手指攥得白:“石迁为了当官,竟通敌卖国!”

他立刻起身,“去御书房,禀陛下!”

石迁得知石崇、徐靖被抓,知道大势已去,竟召集镇刑司旧吏,想冲进通州仓抢粮,再逃去漠北。

旧吏们却怕了——玄夜卫已围了镇刑司提督府,箭搭在弦上,只等他出门。

石迁看着空荡荡的府院,想起父亲石远(永熙帝时的御史)临终前说“忠君爱国”

,突然笑了,笑出眼泪:“我这辈子,争来争去,竟成了通敌的奸贼……”

他刚要拔刀自刎,玄夜卫卒冲进来,按住了他的手。

廷议,石迁、石崇、徐靖被押在阶下。

萧桓看着密信、供词、伪造的诏旨,声音威严如冰:“石迁伪造诏旨、扣粮通敌,石崇协从,徐靖包庇——按大吴律,迁、崇斩立决,曝通州仓三日;靖贬为庶民,流放崖州,终身不得回京!”

↑返回顶部↑

书页/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