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42章 一纸弃书轻社稷千营血泪泣刀兵(2 / 5)
p>李谟将手令攥紧,厉声道:"
岳峰!
你还敢多嘴?来人,将岳峰押下去,禁足在东偏帐,无本官命令不得出!
"
缇骑上前拖拽岳峰,他挣扎着回头:"
诸位兄弟!
大同卫守了三代人,城在人在,城破人亡——别信这奸佞的鬼话!
"
帐外的阳光斜斜照进来,在地上投下缇骑的影子,像一道道枷锁。
孙诚望着岳峰被押走的背影,喉结滚动了一下——他知道,李谟的手令定有问题,张敬是李德全的人,这分明是内官与兵部勾结,要借北元之手除掉岳峰。
可他摸了摸腰间的兵符,终究没敢再说一个字。
宣府卫,谢渊的书房。
烛火在案上跳动,映着大同卫送来的密信——是周显托死士送来的,信上只有八个字:"
缇骑夺帅,将弃城矣"
。
谢渊捏着信纸的手微微颤抖。
他与岳峰共事五年,深知其为人,断不会通敌;而李谟是李德全的心腹,去年曾在宣府卫勒索商户,被他参过一本,从此结下梁子。
"
弃大同保宣府"
,看似为宣府着想,实则是要借放弃大同的罪名,将他与岳峰一同扳倒。
"
大人,"
亲卫敲门而入,"
玄夜卫的人来了,说有镇刑司的文书要您签收。
"
谢渊皱眉:"
玄夜卫?他们怎么会替镇刑司送文书?"
来人是玄夜卫百户王瑾,捧着一卷文书,脸上堆着假笑:"
谢大人,这是李谟缇骑从大同卫来的,说大同卫兵力不足,请宣府卫即刻调五千人驰援,还说还说您若不,便是坐视大同沦陷。
"
谢渊接过文书,见落款是"
镇刑司暂掌大同军政李谟"
,盖的仍是镇刑司印。
他冷笑:"
王百户,你是玄夜卫,该懂军制。
李谟一个缇骑,凭什么调宣府卫的兵?这文书,我不能收。
"
王瑾收起笑容:"
谢大人,何必较真?李缇骑背后是谁,您该清楚。
前日司礼监李德全公公还问起您,说您在宣府太独,恐非好事。
"
这话戳中了谢渊的痛处。
他知道李德全与徐文良勾结,把持朝政,可他身为边将,无权干涉中枢。
但大同卫若失,宣府卫便是下一个目标,北元的铁骑会直逼京师。
"
调兵可以,"
谢渊缓缓道,"
让李谟拿五军都督府的印来。
否则,莫说五千人,一人一骑也别想从宣府卫带走。
"
王瑾脸色变了变:"
谢大人,您这是逼我们回禀陛下,说您抗命不遵?"
"
我只是按军制办事。
"
谢渊将文书推回去,"
你回去告诉李谟,大同卫若真有急,我会亲自带亲兵驰援,但调兵需按规矩来。
他若敢擅动大同城防,我这就上奏弹劾。
"
大同卫西城门,六月廿五黎明。
李谟站在城头,看着北元的先锋开始攻城,箭如飞蝗落在城下的空地上。
他身后,三千精兵已列队,准备按"
弃大同保宣府"
的令,从东门撤离。
李缇骑,"
孙诚气喘吁吁地跑上来,甲胄上沾着血,"
西城墙快守不住了,赵千户请您援兵!
"
李谟看了眼沙漏:"
援兵?不是让你们弃外城吗?传令下去,半个时辰后,所有兵力撤回内城,外城的伤兵不必管了。
"
"
什么?"
孙诚如遭雷击,"
外城还有三百多伤兵,都是跟着岳指挥打了十年仗的兄弟!
怎么能不管?"
"
管他们?"
李谟嗤笑,"
留着也是浪费粮食。
再说,他们不走,正好拖住北元,给我们撤往宣府争取时间。
"
这时,周显带着十几名亲卫冲上来,个个目眦欲裂:"
李谟!
你这是借刀杀人!
岳指挥让我们告诉你,你敢弃伤兵,我们就放火烧了粮库,谁也别想活着离开!
"
李谟脸色一沉:"
周显,你敢威胁本官?来人,拿下这伙通敌叛贼!
"
缇骑与亲卫瞬间拔刀相向,城头上的守军见状,纷纷停下射箭,不知所措地看着这一幕。
北元的攻城锤"
咚"
地撞在城门上,震得城头落土,也震碎了守军最后的士气。<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