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39章 屠令已传三日夜残兵犹抱一城寒(2 / 5)
王庆应声要走,帐外突然传来一阵喧哗,夹杂着兵器碰撞的声响。
李谟脸色一变:"
怎么回事?"
一个小校连滚带爬闯进来,跪地道:"
监军爷,北元北元攻上来了!
他们他们举着屠城的旗子!
"
北元的骑兵如潮水般涌来,马蹄踏碎积雪,扬起漫天雪雾。
最前排的骑兵举着云梯,嘶吼着冲向城墙,他们的甲胄上都系着红绸——那是夜狼部"
屠城"
的记号。
岳峰挥刀砍翻一个爬上垛口的北元兵,刀身陷入对方骨缝,竟拔不出来。
他顺势一脚踹开尸体,低头见自己的靴子早已磨破,脚趾冻得紫。
身后传来一阵咳嗽,是张明带着弓箭手射箭,箭簇稀疏,多半是因为饥饿而拉不开弓。
"
将军!
东南角快顶不住了!
"
一个老兵嘶喊着,被流矢射中胸膛,倒在雪地里,手指还死死抠着城砖。
岳峰心头一紧,那是最薄弱的一段城墙,原是要派三百人守的,如今只剩五十个能站着的。
他刚要下令调兵,却见李谟带着十几个缇骑从城下走过,一个个面色红润,与守城的残兵判若两人。
"
李监军!
"
岳峰吼道,"
东南角告急,粮!
给弟兄们一口吃的,才能守住!
"
李谟仰头看了他一眼,嘴角撇出一丝冷笑:"
岳将军,不是我不给粮,是粮实在不够。
再说,这些兵饿成这样,了粮也未必能战,何苦浪费?"
"
你!
"
岳峰气得浑身抖,"
城破之后,你以为北元会饶过你?"
"
我自有脱身之计。
"
李谟理了理锦袍,"
倒是岳将军,若城破,怕是难辞其咎。
"
说罢,带着缇骑扬长而去,靴底踩在雪上,出沉闷的声响。
岳峰望着他的背影,突然抽出腰间的短刀,往自己手臂上划了一道口子。
血珠渗出来,滴在雪地里,像一朵朵凄厉的花。
"
弟兄们!
"
他举着流血的手臂,声音嘶哑却带着决绝,"
李监军不粮,咱们就用自己的血当粮!
今日要么守住城,要么战死,绝不能让北元屠城!
"
残兵们看着将军的血,又看了看城下密密麻麻的北元兵,不知是谁先喊了一声"
杀!
"
,接着便是一片嘶哑的呐喊,如困兽之斗,震得城楼都在颤。
谢渊勒住马,呵出一口白气,看前方官道上的积雪被马蹄踏成烂泥。
他身上的甲胄结着薄冰,怀里揣着从溃卒口中录下的供词,纸页已被体温焐得软。
"
大人,前面就是阳和口了,过了这儿,再走三十里便是大同卫。
"
亲卫陈武指着远处的隘口,那里的烽燧冒着黑烟——那是大同卫仍在坚守的信号。
谢渊点点头,目光落在路边一具冻僵的尸体上。
死者穿着破烂的军袄,怀里揣着半块煮得黑的皮甲,手指蜷缩着,仿佛还在死死攥着什么。
"
把他埋了吧。
"
他轻声道,声音里带着难以察觉的颤抖。
陈武应了一声,正要动手,却见尸体的衣襟里露出一角纸。
他抽出来一看,是张粮票,上面盖着大同卫的印,日期是半个月前。
"
大人,这是"
谢渊接过粮票,指尖抚过上面模糊的字迹。
这是军户领粮的凭证,却被死者揣在怀里,显然是没能领到粮。
"
李谟说粮已尽,"
他冷笑一声,"
这便是证据。
"
正说着,远处传来马蹄声,几个玄夜卫骑着快马奔来,为的是千户赵忠,腰间挂着镇刑司的令牌。
"
谢大人,"
赵忠勒住马,皮笑肉不笑地说,"
奉李监军令,特来迎候大人。
只是大同卫战况紧急,李监军请大人暂驻阳和口,待局势稍缓再进城。
"
谢渊看着他,目光如刀:"
赵千户是镇刑司的人,还是李谟的人?"
赵忠脸色一僵:"
大人说笑了,属下自然是奉旨行事。
"
"
奉旨?"
谢渊从怀中掏出那份血书奏疏,举到他面前,"
本抚奉旨援大同,你敢拦我?"
他顿了顿,声音陡然转厉,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