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75章 新帅提戈清积弊精壮披甲练真拳(2 / 4)
中搜查。
经过半个月的努力,终于搜集到了确凿的证据。
他们找到的账册上,清晰地记录着王虎“每年虚报兵额三百,私吞粮饷五千两”
“将新兵粮倒卖,每石从中牟利三钱”
等罪行。
更令人震惊的是,账册上还记载着张彪与王虎勾结,“每三年共同虚报一次大的兵额,分赃银二十万两”
,并且张彪还利用职权,将劣质的铠甲、粮食调拨给大同卫,从中赚取差价。
缇骑们还找到几位被克扣粮饷、遭受欺压的士兵和军属,他们含泪诉说了自己的遭遇。
一位士兵的妻子哭着说:“我丈夫战死了,按规矩该有抚恤金,可王虎他们说上面没拨下来,我们孤儿寡母只能靠乞讨过活。”
沈炼将这些证据一一整理好,快马送回京城,交给谢渊。
谢渊拿着玄夜卫送来的证据,即刻入宫面见萧桓。
在朝堂之上,谢渊将王虎、张彪等人虚报兵额、贪腐克扣的罪行一一陈述,并呈上账册、证词等证据。
“陛下,大同卫乃九边重镇,如此积弊,若不整治,恐边军崩溃,外敌入侵。
周毅总兵锐意改革,却遭旧将阻挠,请陛下圣裁!”
话音刚落,英国公张懋立刻出列反驳,他面色阴沉地说:“陛下,周毅刚到大同,便大肆核查军籍,裁汰老兵,引得军属哭闹,人心惶惶。
王虎、张彪等人都是久在边军的老将,劳苦功高,些许小错难免,何必如此较真?依老臣看,周毅是故意寻衅滋事,动摇边军军心,应将其召回京城,另择贤能镇守大同。”
几位与张懋交好的大臣也纷纷附议,一时间朝堂上争论不休。
萧桓看着眼前的证据,又想起德佑二十二年亲征时边军缺衣少食、战力低下的惨状,心中已有了决断。
他拍了拍龙椅扶手,沉声道:“张懋,你说王虎、张彪劳苦功高,可这些账册、证词难道是假的?边军将士在前线抛头颅、洒热血,他们却在后方中饱私囊,这样的人也配称劳苦功高?周毅核查军籍,整顿边军,是为了国家,为了百姓,何错之有?”
萧桓顿了顿,继续说道:“传朕旨意,王虎虚报兵额,贪腐粮饷,革去千总职务,押入大牢,秋后问斩;张彪勾结同党,罪加一等,革去朔州卫指挥同知职务,流放三千里,永世不得回京;支持、包庇他们的官员,一律降级调用。
周毅总兵整军有功,擢升都督佥事,继续执掌大同卫练兵之事,任何人不得阻挠!”
清除了王虎、张彪等障碍后,周毅在大同卫全力推行“三实”
练兵法。
所谓“三实”
,即实甲、实粮、实练。
实甲,便是每副铠甲都要由玄夜卫和边军将领共同查验,确保材质优良、防护到位,甲片上刻监造官和工匠姓名,若出现问题可追溯责任;实粮,由玄夜卫与军属代表共同监督炊房,保证士兵每日两餐有肉有米,粮饷足额放,不得克扣;实练,每月初三、十三、二十三进行校场操练,周毅亲自督阵,每季还要进行一次大阅,检验练兵成果。
推行之初,仍有不少旧将阳奉阴违。
有的将领偷偷将优质铠甲藏起来,给士兵放劣质的;有的炊房依旧在粮食里掺沙,克扣士兵口粮;还有的在操练时敷衍了事,弄虚作假。
周毅毫不留情,一旦现此类情况,便严惩不贷。
他撤换了三名阳奉阴违的副将,将克扣粮饷的炊房管事杖责四十,配边疆。
在周毅的严格要求下,大同卫的风气逐渐转变。
士兵们穿上了崭新坚固的铠甲,吃上了饱饭,练兵的积极性也大大提高。
校场上,士兵们挥刀、射箭、列阵,口号声震天动地,往日的萎靡之气一扫而空。
军属们也不再哭闹,脸上露出了久违的笑容。
王虎、张彪被处置后,他们的余党并未死心,仍在暗中伺机作乱。
他们散布谣言,说周毅“苛待旧部,任用亲信,早晚要把大同卫搞垮”
,还试图拉拢一些意志不坚定的士兵,煽动他们闹事。
一天夜里,几名余党潜入兵器库,想要烧毁新造的铠甲。
幸好玄夜卫缇骑早已加强戒备,及时现并抓获了他们。
经过审讯,这些余党供出了幕后主使,竟是前总兵的亲信、现任千总的刘能。
刘能因周毅裁汰了他的亲信,断了他的财路,便怀恨在心,勾结余党作乱。
周毅当即下令将刘能及其党羽全部抓获,按军法处置。
他召集全体将士,当众宣布了刘能的罪行,并说道:“兄弟们,我们是边军,是守护国家、保卫家园的战士。
谁要是敢在背后搞小动作,损害边军的利益,不管他是谁,我周毅绝不姑息!”
将士们群情激昂,齐声高呼:“拥护总兵大人!
保卫大同卫!”
为确保边军重编顺利进行,谢渊亲自率领风宪司属官前往大同卫督查吏治。
他们深入各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