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91章 返景入深林复照青苔上(3 / 6)

加入书签

"

他的声音刚落,一支飞箭就穿透了他的咽喉,箭簇上的飞鹰纹在阳光下泛着冷光——那是萧枫的亲兵射出的。

谢渊展开盐引,背面的瓦剌文经通事翻译,竟是"

周龙率三百人在晋北私矿,与冯党余孽汇合"

盐引边缘的齿痕与王林余党惯用的密信格式完全一致,这是用生命传递的最后线索。

萧枫的亲兵还想射箭,却被萧枫喝止:"

住手!

"

他看着使者的尸体,突然明白自己再不回头,终将与冯党同流合污。

晨风中,他的箭杆在手中微微颤抖,像在做最后的抉择。

"

这箭是你的亲兵所射。

"

谢渊捡起射死使者的箭,与萧枫箭囊里的箭比对,箭杆的木纹完全相同,"

你想杀人灭口,掩盖周龙的下落?"

萧枫突然单膝跪地:"

末将有罪!

"

他供认曾受冯指挥使胁迫,为飞鹰厂转运铁砂,但不知周龙还活着,"

射杀使者的亲兵,是冯党安插在末将身边的人。

"

他拔出佩刀,将那名亲兵斩杀,"

末将愿戴罪立功,协助大人捉拿周龙。

"

范永斗突然补充:"

周龙每月都会通过马市的密道,与瓦剌交换药材,"

他指着囚车的车轴,"

这上面的刻度,就是密道的地图。

"

谢渊将半片盐引与马市找到的盐引残片拼接,正好组成完整的"

飞鹰引"

,这是飞鹰厂专用的盐引,不在户部备案。

《大吴盐法》规定,私造盐引者凌迟,而这张盐引的批文上,竟有代王的朱印。

"

代王不仅通敌,"

谢渊的声音震得马市鸦雀无声,"

还私造盐引,与周龙、范永斗形成盐铁药材的闭环。

"

他转向萧枫,"

将军的铁骑,怕是成了他们的护镖吧?"

萧枫的脸涨得通红,突然起身喝道:"

众将士听令!

"

他的箭指向范永斗的商队,"

查封所有马车,拿下所有涉案人等!

"

铁骑们面面相觑,最终还是放下了弓箭——他们中的大多数,本就不愿与飞鹰厂同流合污。

赵全突然挡在范永斗面前:"

谢大人,范掌柜是晋商领袖,"

他的指节叩着腰间的玉带,"

杀了他恐激起晋地商变,"

话锋一转,"

不如交由户部审理,从轻落。

"

谢渊却甩出赵全与范永斗的密信,上面写着"

每车铁砂分利三成,交侍郎府"

"

赵大人的三成利,"

谢渊的目光如刀,"

怕是比国库的盐税还多吧?"

赵全的冷汗浸透了官袍,他没想到谢渊连三年前的旧账都翻出来了。

马市周围的官员突然纷纷附和赵全,大同知府说"

边地商情复杂,当从长计议"

,宣府通判说"

萧将军既已反正,不如给他个面子"

——这是官官相护的默契,也是最让人心寒的壁垒。

左都御史突然带着都察院的人赶到,他的轿子停在马市入口,却迟迟不露面。

"

谢大人,"

他的亲信传话,"

都察院议决,此事交三法司会审,"

暗示谢渊适可而止,"

别逼得太紧,伤了同僚和气。

"

谢渊却将盐引、磁石、花名册摆在轿前:"

这些证据,够不够让三法司立案?"

他的声音穿透轿帘,"

还是左都御史觉得,飞鹰厂的面子比国法还大?"

轿内的人沉默良久,终于传出一句:"

按律办。

"

赵全的脸色彻底灰败,他知道连都察院都不愿护着自己了。

马市上的官员们纷纷后退,生怕被牵连——官官相护的墙,终究挡不住铁证如山。

代王府的长史突然带着家丁闯入,手持"

宗人府令"

:"

奉王爷令,"

他的语气嚣张,"

瓦剌贡马案涉及宗室,应交宗人府审理。

"

他身后的家丁,腰间都挂着飞鹰纹腰牌,与马市上的刺客同出一辙。

谢渊亮出勘合符:"

陛下有旨,边地案件,都察院可临机处置,"

他指着长史,"

你私带武装闯入马市,形同谋逆!

"

林缚的箭瞬

↑返回顶部↑

书页/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