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48章 今逢四海为家日故垒萧萧芦荻秋(3 / 3)
的"
李铁牛"
名字,"
每个河工的名字,都是一根拔你的撬棍。
"
三法司会审,李二柱抱着哥哥李铁牛的血书呈上:"
大人们,这是俺哥临死前用血写的账册,镇刑司扣了三万石粮,换了三万套甲胄!
"
血书上的磁粉在阳光下泛着红光,就像河工们流不尽的血。
王真拍响惊堂木的手突然顿住,他看见血书上的指印,正是李铁牛的断指。
那些他以为烧掉的证据,此刻正从匠人、百姓手中源源不断地涌来,将他的谋逆罪证一一揭穿。
公堂外,百姓们举着铁犀小像,唱着《谢公治水歌》,歌声如黄河水般汹涌,盖过了王真的狡辩。
午门刑场,王真望着谢渊手中的证据,忽然现锤柄刻着"
民心"
二字。
"
谢渊,你赢了"
他的声音被百姓的欢呼声淹没,"
可镇刑司的根"
谢渊打断他:"
镇刑司的根,是贪腐,而民心,才是永远的根。
"
验粮锤落下,磁粉从锤尖溢出,在王真脚下聚成"
天网"
二字。
他知道,这场暗战的胜利,不是靠他一人,而是靠无数匠人、百姓用血泪织就的天网。
刑场的风中,传来远处料场的锤声,那是匠人在刻新的铁犀,每道刻痕都在诉说:贪腐必败,民心必胜。
片尾
德佑十五年春,黄河堤上的新铁犀落成,李铁牛、张虎等匠人的名字刻在犀腹。
谢渊抚摸着犀角缺口,想起张虎说的:"
俺们刻的不是铁犀,是民心。
"
远处,百姓们唱着新歌:"
铁犀镇河妖,民心铸天牢,贪腐一现形,天网无处逃"
歌声掠过新筑的堤坝,掠过预备仓的实心墙,掠过镇刑司遗址上的荒草,最终汇入黄河,奔向大海。
谢渊知道,这场与镇刑司的暗战,终将成为历史的一页,但匠人、百姓用血泪写下的"
民心为天"
,将永远铭刻在大吴的河渠志上,铭刻在每个官员的心中。
百年后,考古学家在镇刑司遗址现琉璃灰样本,经化验,灰中竟含有人血与磁粉。
《大吴镇刑司兴衰录》记载:"
德佑十四年之变,非谢渊一人之功,乃万千匠人以血为墨、百姓以泪为胶,粘补起破碎的朝纲。
"
在徐州博物馆,李二柱的血书与张虎的石片并列展出,石片上的磁粉依然能吸附铁器,就像当年吸附镇刑司的甲胄,见证着那场惊心动魄的暗战。
卷尾
太史公曰:观镇刑司谋逆一案,可知贪腐之根在官官相护,破局之钥在民心所向。
王真之流,虽能毁账册、烧证据、建军私,却毁不了匠人刻在石片上的真相,烧不尽百姓按在黄绫上的血印。
谢渊之胜,非胜在权谋,而胜在能使匠人敢刻、百姓敢言,让每个河工的名字、每滴灾民的血,都成为治腐的利器。
此正所谓:官制易腐,民心难蚀;贪腐如霜,民心似火,霜火相激,终见天日。
后之治吏者,当以谢公为鉴,视匠人如手足,视百姓如父母,方保河清海晏,永固金瓯。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