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95章 天下有道则见无道则隐(1 / 4)

加入书签

卷语

族谱黜革例

律曰:凡宗室子弟于族谱私改禁入仕条款或隐匿先祖罪证者,除革除功名外,着佥为庶人,永禁五世不得应试。

族谱"

入仕"

二字准以朱砂涂没,旁注"

庶人"

二字,用宗人府特制黜革墨,其墨渗玄铁屑、合松烟胶,色青黑如铁,取"

铁律永锢,天威难犯"

之意。

例:德佑五年孟冬,赵王萧桭长子萧洪呈缴《赵氏宗谱》于宗人府。

内页"

入仕"

二字被朱砂涂成血团,新添"

庶人"

二字笔锋颤抖,经核对,墨色符合《内府墨料册》所载"

黜革墨需经九蒸九晒,每斤掺玄铁屑三钱"

之制。

该族谱第三页夹层检出牛皮纸残片,以靛青绘有榷场分布图,红点标记与《九王夺嫡案宗》所记赵王萧桭正统三年私通瓦剌路线完全吻合,足证其族谱藏匿罪证属实。

今上批曰:"

族谱者,宗族之脉络,天家之镜鉴。

镜若蒙尘,必当磨洗;脉若乱流,必当斩绝。

可命宗人府吏员以刀代笔,于族谱扉页刻永禁入仕四字,深及木胎三分,使后世子孙触目惊心。

"

处罚:萧洪着去赵王府冠带服饰,户籍改隶顺天府大兴县民籍,除祖祠三间、薄田五亩外,其余田产宅第尽行充公。

其子孙取名禁用"

王爵卿"

等涉贵字样,违者以"

紊乱宗牒"

论,枷号三月,鞭笞二十,往开平卫充军。

天家惩戒总议

该部议覆:查《圣祖实录》,昔年成王萧栎圈禁重华宫,曾朱批"

戒贪戒争,宗藩永鉴"

,今赵王后裔萧洪私改族谱、隐匿罪证,虽未显谋逆之举,然其先祖族谱关联瓦剌旧案,实乃九王夺嫡余波未靖之象。

若不严加惩戒,恐开宗室篡改族谱、妄图翻案之先河,故依《宗室谪戍条例》第三款、《宗人府则例》第十七款从重论处。

圣裁:准宗人府所议,着萧洪即日削去宗籍,由玄夜卫押解归籍,沿途不得停留。

其呈缴之族谱经翰林院详勘后,封存于皇史宬金匮,命内阁学士每月初一赴库查验,于页空白处恭录"

天家无亲,唯法是从"

八字,用内阁银印钤盖,以垂永久。

附记:萧洪呈谱时,族谱撕裂声、朱砂落纸声均录于《宗人府杂录》,其音沉郁如钝刀割木,合于《律吕正义》所载"

凶礼之音,商调之变"

后世宗亲子弟观此档案,需先赴太庙行三跪九叩礼,再至宗人府聆听录音,违者以"

轻慢祖制"

论,杖责五十,永不叙用。

天下有道则见,无道则隐。

邦有道,贫且贱焉,耻也;

邦无道,富且贵焉,耻也。

"

萧洪伏跪于香案前,膝下麻垫遵《大吴会典?宗人府条例》卷三十七所载形制:长二尺四寸,宽一尺二寸,以浙东粗麻织就,边缘用石青色绒线绣獬豸纹半周——按永熙十二年《宗室服制补充条款》,罪宗跪垫需"

去全纹,留半獬豸,取触邪不全之意"

麻垫经纬间杂以三寸见方的赭色补丁,此乃泰昌年间新增规制,专用于"

谋逆案涉事宗裔"

,补丁数与所涉罪名等级对应,萧洪所垫恰有七方,暗合"

谋逆七宗罪"

之数。

案头《宗室黜革牒》以明黄绫为封,封皮所用南京司礼监特制贡绫,其纹"

祥云九叠"

本为亲王专用,此刻却在宗人府火漆印下显出裂纹。

牒内朱批用的是内库"

血珀朱砂"

,据《御笔朱批物料考》载,此朱砂需掺云南贡金箔七厘,经二十一道工序炼制,唯有处置宗室重罪方得使用。

牒文第三页"

入仕"

二字被朱砂涂作墨团,边缘可见三圈同心圆压痕——此乃宗人府"

抹籍圆规"

专用印记,每圈代表革除一级身份,三圈即从世子降至庶人。

廊下玄夜卫小旗官按《宗室黜革流程册》戊部第三条,厉声宣唱:"

验墨三重,一验色,二验重,三验声。

"

萧洪所呈黜革墨长三寸六分,合"

天罡地煞数"

,通体青黑如漆,迎光可见细若蚊足的玄铁屑嵌于墨体——据前朝永兴朝《内府墨料秘档》,此墨需取军器局废弃甲片熔渣十斤,混徽州老松烟八斤,入紫铜臼捣制四十九日,每臼需配陈年黄酒三升解胶。

小旗官取戥子称墨,恰重九两九钱,合"

九九归原"

之数,乃罪宗黜籍专用重量

↑返回顶部↑

书页/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