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64章 大江东去浪淘尽千古风流人物(3 / 3)

加入书签

的重量——这不是普通的查案,而是在天家权谋中,为社稷劈开一条血路。

卯初刻,养心殿内烛火摇曳,永熙帝坐在御案后,目光如炬地望着阶下的三王。

谢渊呈上的证据一一摆开,绢帛、墨渍、令牌、舆图,每一样都在无声地诉说着合谋的隐秘。

"

你们,"

永熙帝的声音低沉,"

以为效仿先祖,"

指腹划过舆图上的永兴旧轨,"

就能坐拥天下?"

秦王萧槿跪倒在地,玄甲与青砖碰撞出闷响:"

父皇,儿臣等只是"

"

不必辩解,"

永熙帝挥了挥手,"

谢卿的查证,比你们的谋划更加周密。

"

谢渊站在殿角,望着三王低垂的头颅,想起那年在江西平反冤案,也是从细微处揭开了层层黑幕。

他知道,九王夺嫡的大戏远未落幕,而他,仍将在这波谲云诡的局势中,为真相而战。

夜风掠过养心殿的飞檐,永熙帝摩挲着案头的《宗室应急密典》,忽然轻笑。

他深知,权力的诱惑从未停止,而他,必须以律法为剑,守护这来之不易的安定。

卷尾

太史公曰:三王之举,名为勤王,实为夺权。

谢渊以微末物证为刃,剖开合谋之局;以舆图密典为镜,照破野心之实。

秦王之绢、韩王之墨、鲁王之糊,看似无关,却在司法细查下织就铁证之网。

九王夺嫡,波云诡谲,唯有以法为纲,以民为念,方能破迷雾、定乾坤,护社稷于不倒。

↑返回顶部↑

书页/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