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46章 瞿塘峡口曲江头万里风烟接素秋(3 / 3)

加入书签

毛笔在舆图上圈出三个点:成王府、赵王府、宁王旧部。

笔锋顿处,墨汁深深渗入纸背:“你可记得神武朝空印案?当年地方官就是用特殊墨料伪造文书。

如今成王用旧配方,赵王的墨料又与之一‘形似’”

他的声音愈冰冷,“这不是巧合。

有人想借墨料做文章,用相似的铁砂将三股势力牵扯到一起,重现空印案的乱象。”

周立的后背瞬间被冷汗浸透:“可究竟是谁在幕后操纵?是成王想拉赵王、宁王下水,还是”

“现在下结论还太早。”

谢渊将毛笔重重搁在笔洗中,溅起的墨点如血滴四散。

他盯着舆图上的三点连线,烛火映得眼中跳动着危险的光芒,“但有一点可以肯定——这墨料里藏着的,不是简单的违规,而是足以颠覆朝局的惊天阴谋。

明日去宗人府,查三年前墨料改用令的知会记录,再暗访庐山矿场,看看还有哪些人在用这种老配方。”

雨声渐急,谢渊凝视着窗外的黑暗。

他知道,这场围绕墨料的博弈才刚刚开始,而每一个看似微小的线索,都可能成为撕开真相的利刃。

片尾

暴雨渐歇,谢渊站在成王府外,望着临湖轩的灯火。

周立递来新的密报:"

大人,宗人府回函,"

他的声音带着疲惫,"

成王的墨料备案,"

顿了顿,"

是赵王的属官盖的印。

"

谢渊望着荷塘中漂浮的扇面残片,上面的"

清君侧"

已被雨水冲淡,却仍能看见起笔处的挑钩。

他知道,这场围绕墨料与密语的较量,不过是九王夺嫡的冰山一角。

成王的抄经本、赵王的火漆印、宁王的隐田记录,这些看似无关的事物,正在他的舆图上,织成一张巨大的网。

夜风裹着荷香袭来,谢渊想起白天在刑部的对质,成王提起空印案时眼中闪过的精光。

他忽然明白,那些工整的小楷、隐秘的密语、特殊的墨料,都是诸王手中的棋子,而他的任务,就是在这盘错综复杂的棋局中,找出真正的棋手。

↑返回顶部↑

书页/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