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oo章 墙角数枝梅凌寒独自开(2 / 2)

加入书签

语气平静,却带着不容置疑的坚定。

五更钟响时,梅香已浸透九门。

谢渊铺开新的奏章,狼毫在砚台里转了三圈——这是他与萧栎约定的暗号,意味着破局在即。

墨汁里照例掺了稻壳灰,还有北疆匠人寄来的野梅粉,细末在烛火下闪烁,像极了匠人眼中未灭的希望,也像极了夜空中闪烁的星子,虽然微小,却能照亮黑暗。

片尾

卯时三刻,永熙帝站在奉天门城楼,望着御道两侧新植的梅树。

每棵树的枝桠上都系着匠人写的祈愿条,在风中沙沙作响,像是无数匠人在诉说着自己的故事。

他忽然看见谢渊正在梅林间巡视,补服上的獬豸纹与梅枝投影交织,竟似活了过来,昂挺胸迈向远方,仿佛在守护着这片土地上的每一个百姓。

"

陛下,皇后娘娘请您过目《宗藩条例》修订稿。

"

内侍的通报打断思绪。

皇帝望着手中的黄册,页"

匠人断指荫田"

的条款旁,不知何时多了朵用朱砂画的梅花——那是萧栎的笔迹,与泰昌帝旧印上的纹路分毫不差。

他知道,这是萧栎在向他暗示,律法的修订不能半途而废,匠人之事,刻不容缓。

雪不知何时停了,梅香乘着东南风漫过整个京城。

谢渊摸着碑上"

三十七"

这个数字,突然听见身后传来孩童的笑声。

几个匠人之子举着梅枝奔跑,枝桠上的积雪簌簌而落,露出底下含苞的花骨朵。

他忽然明白,所谓吏治清风,从来不是御史台上的匾额金粉,而是这些在寒风中倔强绽放的梅树,是碑阴处密密麻麻的匠人姓名,是律法条文里渗着的百姓血泪。

这些,才是大吴王朝最坚实的根基,最持久的清风。

而远处,萧栎正对着梅枝沉思,袖中藏着的,是皇后劝诫的密信,还有半片来自西域的梅瓣——那是吴哀帝流亡时种下的梅树所开,此刻正与京城的寒梅遥相呼应。

它们共同见证着,这场用血泪浇灌的正义,终将在九重天阙下,催开永不凋零的清芬,让清气充满人间,让律法的光辉,永远照耀着这片土地上的每一个匠人,每一个百姓。

↑返回顶部↑

书页/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