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8o章 男儿欲画凌烟阁第一功名不爱钱(2 / 2)

加入书签

p>

那些匠人最后化作青烟,却在他官服上留下永远洗不掉的炭痕,如今看来,竟与账册上的血手印,成了最庄严的律法图腾。

"

大人,织造局的匠人在舱底等您。

"

亲卫的声音混着夜雨,谢渊看见十几个黑影在火把下跪下,他们举起的账册上,每页都有深浅不一的指印。

为的老匠人举起残手,四根断指的截面已结疤:"

小老儿留着大拇指,就是为了按血印。

"

谢渊接过账册时,现每本第一页都写着同一个名字——李三、王七、老周头这些本该刻在砖坯上的名字,如今却浸在血里,成了最沉重的证词。

夜雨冲刷着船头的獬豸图腾,谢渊忽然笑了。

他总以为自己是执剑的人,此刻才明白,真正的律法之剑,是匠人用断指做刃、用血税做鞘、用性命做穗子编织而成。

他摸了摸袖口的窑灰,想起老周头的话:"

御史大人,匠人刻砖时,都在坯底刻谢字,不是谢您,是谢这天下还有理。

"

这话在夜雨里格外清晰,混着船桨破水的声响,成了最动人的律令。

谢渊将风筝残线系在船桅。

线尾的木刺扎进掌心,他却觉得安心——这是那些匠人所刻的废料所制,如今带着御花园的槐花香,混着北疆的沙、江南的雨、运河的水,成了连接金銮殿与匠人茅屋的脐带。

他望着水面倒映的獬豸影子,终于懂得:律法从来不是高悬的明镜,而是匠人用血肉在天地间铺就的路,每一步都带着体温,每一寸都刻着不屈。

晨钟响起时,朝阳染红了獬豸补服。

谢渊望向远方,驿站墙上的灶灰图腾在晨光中渐渐清晰,角尖依然坚定地指向南方。

他策马前行,听见身后传来隐隐的敲击声——那是船队经过砖窑时,匠人用砖刀敲出的暗号,三长两短,正是他在砖窑定下的"

平安"

信号。

船队划破晨雾,尚方宝剑的穗子猎猎作响。

谢渊知道,这一路还有无数断指在等待,无数血账在燃烧,无数匠人在期盼。

但他不再孤单,因为每个砖坯里都住着匠人魂,每滴血税都在呼唤律法,而他的靴底,正踩着千万条断指铺就的路,走向那个让匠人挺直腰杆的明天——在那里,每个匠人都能在自己烧的砖上,刻下自己的名字,而不是血泪。

↑返回顶部↑

书页/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