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29章 羌笛何须怨杨柳春风不度玉门关(2 / 2)

加入书签

大人,"

陈虎摸着獬豸像的印记,"

獬豸能辨是非,可这石像的姿势这是匠人刻范的手势,"

谢渊望向居庸关的崇山峻岭,"

今后每尊獬豸像,都是大吴律法的眼睛,看着逆贼不敢再动匠人一根手指。

"

酉时三刻,暮色漫过居庸关。

谢渊站在关楼上,见祭旗的余烟正飘向邺城方向,仿佛三百二十个魂灵正沿着当年被强征的路返回故乡。

玄夜司呈上的加急邸报里,永熙帝已下诏:"

诸州县衙必置獬豸像,底座刻匠人姓名,岁时致祭。

"

他抚过断笏裂痕,忽然听见远处传来《断指谣》的调子,混着驼铃,在关墙间形成悠长的回响。

戌时初刻,更夫敲响梆子。

谢渊望着关墙上新刻的匠人名单,砖窑红土填的字口在月光下泛着微光,恰如七年前父亲血谏时,朝服上染的那片暗红。

他知道,这场班师祭旗祭的不仅是军旗,更是祭告天下:当逆贼的"

烈"

字旗在火中湮灭,匠人用断指刻就的"

吴"

字旗,终将在大吴的每寸山河上永远飘扬——而那些熔入獬豸像的铁水、渗进祭文的骨粉、显形在旗灰中的字迹,都是大吴律法最坚硬的骨、最炽热的血,护着这万里江山,不再有匠人断指,不再有砖窑焚魂。

↑返回顶部↑

书页/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