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十四章儿子的“小烦恼”(2 / 3)
指着阳台上整齐排列的智能花盆,嫩绿的番茄藤顺着支架往上爬,上面挂着一串串青红相间的番茄,像小灯笼似的。
“这都是托你的福!”王婶摘下一个熟透的番茄,用衣角擦了擦递给浩浩,“尝尝,可甜了。以前我腰不好,浇个水都费劲,自从用了你这智能花盆,手机一点就能浇水施肥,结的番茄比以前多一倍!”
浩浩咬了一口番茄,汁水在嘴里爆开,甜丝丝的。他抬头看着阳台上的花盆,又看了看林舟,眼睛亮了起来:“爸爸,这些都是你做的吗?”
“是爸爸和叔叔们一起做的。”林舟点点头,“你看,张爷爷用它种了草莓,李阿姨种了小青菜,好多小朋友都爱吃这里种出来的东西呢。”
正说着,隔壁的李奶奶端着一篮黄瓜走过来:“林总来了?快尝尝我种的黄瓜,用你的花盆种的,脆得很!”她看见浩浩,忍不住夸道,“这孩子真精神,知道爸爸做的花盆帮了我们多大的忙吗?”
浩浩的小胸脯挺了起来,刚才的委屈早就不见了踪影。他拿着番茄,跑到花盆旁边仔细看着,小手轻轻摸了摸花盆上的显示屏,眼里满是好奇。林舟站在一旁,看着儿子的背影,心里的一块石头终于落了地。他突然明白,比起跟别人争辩“卖花盆”是否体面,让孩子亲眼看到劳动的价值,才是最好的教育。
夕阳西下时,父子俩才往回走。浩浩坐在副驾上,手里还攥着两个番茄,叽叽喳喳地说个不停:“爸爸,明天我要把番茄带给张老师吃,还要告诉小朋友,我爸爸的花盆能种出最好吃的番茄!”
林舟笑着应着,心里暖暖的。车子驶过晚霞染红的天空,路边的路灯次第亮起,像一串温暖的珍珠。
晚上,浩浩趴在书桌前写日记,不让林舟看。林舟坐在客厅里,和苏晴说起白天的事,语气里还带着些许后怕:“幸好带他去了王婶家,不然我真不知道怎么跟他解释。”
苏晴正在给智能花盆的说明书排版,闻言放下鼠标,走过来坐在他身边:“其实我早就想跟你说了,浩浩之前问过我,‘妈妈,为什么别的小朋友的爸爸开大车,我们家是小车呀’。”她握住林舟的手,“小孩子不懂金钱的意义,我们得让他知道,工作没有高低贵贱,有用的劳动都是光荣的。”
正说着,浩浩举着日记本跑过来,献宝似的递到林舟面前:“爸爸,你看!”
日记本上画着一个大大的花盆,花盆里长着红红的番茄,旁边歪歪扭扭地写着一行字:“我爸爸的花盆最棒!能种出甜甜的番茄!”下面还画了个笑脸,眼睛弯成了月牙。
林舟接过日记本,指尖轻轻拂过那些稚嫩的笔触,眼眶突然有些湿润。他想起自己创业初期,为了研发第一个智能花盆,在车库里熬了无数个夜晚,那时只想做出好用的产品,却从没没想过,这份事业还能成为给孩子最好的价值观教育。“浩浩真棒。”他把儿子抱起来,在他的额头上亲了一下,“爸爸会做更多更好的花盆,好不好?”
“好!”浩浩搂着他的脖子,笑得格外开心。
第二天早上,苏晴刚打开育儿社群的对话框,就看到一条新的入群申请,备注是“阳光幼儿园乐乐妈妈”。她心里一动,通过了申请。
很快,乐乐妈妈就发来一条私信:“您好,我是乐乐的妈妈,昨天……真对不起,孩子不懂事,说了不好听的话。”后面跟着一个道歉的表情。
苏晴笑了笑,回复道:“没事的,小孩子之间的小摩擦,别往心里去。”
没过多久,乐乐妈妈又发来消息:“其实我早就听说你们的智能花盆了,我妈退休后一直想种点蔬菜,可她腰不好,浇水施肥都不方便。听别的宝妈说你们的花盆能自动浇水,还能手机控制,想给她买一个试试。”
“是啊,我们的花盆有智能灌溉和肥力监测功能,特别适合长辈用。”苏晴立刻发来产品介绍,还附上了王婶种番茄的照片,“你看,这是用户反馈的实景图,结的果实可好了。”
乐乐妈妈很快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