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957章 灭夏方略(3 / 3)
nbsp; 话音刚落,种建中却厉声道:「那就打!刀剑之下见真章,不过成王败寇而已,把他们打服了,不信辽军还敢与我大宋争,咱们早已今非昔比,还当我们是十年前的大宋呢?」
赵孝骞指了指种建中,笑道:「虽然有点粗鄙,但话里的意思是没错的,颇合朕的心意。」
「国与国之间争夺利益,靠的是刀剑与拳头,对游牧民族立国的契丹人来说,咱们一味谦让守礼,反而让他们觉得大宋软弱可欺,更容易促使他们得寸进尺,所以,好处朕全都要,不服就打。」
「灭夏一战,大宋虽然国力只能勉强支应,但辽国国内的情况比咱们更糟糕,就算最后因为分赃不均打起来,朕料定辽国无法发起大规模的战争,他们如今已打不起了。」
在座众人的脸颊同时抽搐了几下,纷纷一副欲言又止的表情。
章惊终于忍不住道:「官家是一国之君,用辞当谨慎斟酌,大宋王师灭夏,是伐不臣,是顺应天命的正义之战,而且战后也不能说——-分赃,太难听了,应该叫『使归王化』。」
「啊对对对,你说的都对。」赵孝骞警了他一眼。
「对了,说起这事儿,回头让礼部尚书张沂作一篇《征夏文》,既然决定开战了,终归要名正言顺,给天下人交代一个说得过去的开战理由,咱先把道德高地占了。」
「子厚先生刚才说的「伐不臣」,「顺应天命」,「正义之战」什麽的理由,全都用到文里。」
众人尽皆无语。
这位官家说话是真难听啊,虽说事情的本质大家心照不宣,可瓜分灭国之事,总归不能说得太直白,必须要假以正义之命,这场战争在史书上记载起来才比较好听。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