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911章 环环相扣(2 / 3)
萧兀纳思付半响,皱眉道:「不对,如此明显的计谋,辽国朝堂上必然有人能看出来,也一定有人阻止,辽夏不一定打得起来。」
萧奉先笑吟吟地道:「官家早已算定了,记得我刚才说的第二件事吗?因为耶律延禧被宋军俘虏的传闻,为了压下事态,耶律延禧必然要杀人,而且在咱们的煽风点火之下,肯定要杀不少朝臣。」
「辽国君臣的予盾达到顶点,耶律延禧的皇权发发可危,这个时候,他必须要挑起一件大事,
来转移朝野所有人的注意,以此巩固皇权,就算他看出辽夏开战对辽国没有好处,但这个时候他只能选择开战。」
「因为在耶律延禧看来,巩固皇权,比辽国的国祚更重要,国祚可以事后想办法延续,但皇权若是不稳,他这个皇帝很快就当不成了,所以就算所有人都不答应辽夏开战,耶律延禧是一定会答应的。」
萧兀纳的神情陷入呆惬,只觉得浑身冰凉。
「远在数千里之外,官家已算准了辽国君臣的人心—」萧兀纳失神地喃喃道。
萧奉先也叹道:「这是一位有野心,有谋略,有横扫天下志向的皇帝,大宋有幸,让这样一个人即位,未来大宋一统江山已是必然的结果,不可能有悬念。」
「咱们能及时弃暗投明,归顺大宋,未尝不是一种幸运,跟着如此雄才伟略的帝王,你我不愁才能没有用武之地。」
萧兀纳嗯了一声,叹道:「老夫看明白了,官家交代的第二件事,和第三件事,其实是一环扣一环的。」
「辽国朝堂君臣内乱,皇权危急,第三件事才有可能做成,一个没有危机的皇帝,是不可能答应如此损己的建议的,而第三件事,又是第二件事的最终目的,如果没有第三件事,那麽纯粹制造君臣矛盾,并没有太大的用处———」
萧兀纳叹道:「大宋经过数年征战,国力上自然有些空虚,所以北伐的准备不足,有了官家吩附的这三件事,就能极大地制造辽国的内忧外患,兵不血刃的前提下,削弱辽国的国力,激化君臣的矛盾。」
「官家高明,老夫心服口服。」
萧奉先开心地笑了:「不仅如此,还要加上萧兄一力主持的变法,在你的谋划下,变法越变越乱,国内已是怨声载道,朝臣对耶律延禧的意见也越来越大,不得不说,萧兄主持变法这一招,也很高明。」
萧兀纳神色一僵,久久沉默。
萧奉先发现他的表情不对劲,问道:「萧兄怎麽了?可是愚弟说错话了?」
良久,萧兀纳沉沉叹了口气,道:「其实,老夫主持变法没有坏心思,我是真打算试试,看能不能通过变法,挽回辽国即颓的国运,为辽国续命—.」
「没想到变法如此之难,太难了!」
「结果,老夫越变法,辽国越糟糕,搞得现在天怒人怨,实非我所愿也。」
萧奉先目瞪口呆看着他。
所以,你主持变法不是故意搞坏辽国,而是真打算通过变法让辽国重新伟大?
结果因为能力不行,反倒把辽国祸害得更深了,于是狠狠在大宋官家面前立了一大功?
萧奉先神情木然地张了张嘴,发现自己竟无话可说。
莫名感觉咱们两个辽奸很掉价是怎麽回事?心里堵得慌·
目前二人在辽国,只要正常发挥,就能让辽国陷入内忧外患。
可是将来大宋灭辽之后,二人进入大宋朝堂当官,官家或许很快就会发现,什麽叫「便宜没好货」了气氛有点尴尬,萧奉先和萧兀纳二人对视,相顾无言。
良久,萧奉先突然幽幽地道:「萧兄啊,从今以后,我们要多读书,多充实自己啊———」
萧兀纳郑重地点头:「此言甚善!」
&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