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806章 大军将至(2 / 3)

加入书签

了张嘴,发现自己竟然无法反驳,更不可能举出一个例子。

    汴京诸王的德行,陈松龄久居京官,自然是清楚的,确实比赵孝骞差了不知多少档次,拿他们跟赵孝骞比,简直是对赵孝骞的侮辱。

    陈松龄无法反驳,立马换了个赛道,瞪着许将道:「你似乎对赵孝骞谋逆的举动颇为赞同?」

    许将淡淡地道:「老夫若是赞同,此时应该与大军一同南下了,何必自己主动要求囚禁?」

    「老夫只是赞同赵孝骞争一争皇位,但我并不赞同上升到起兵夺位这个地步,所以老夫不与为谋,自请囚禁。」

    说着许将看向陈松龄,道:「你凭良心说,如果赵孝骞以正常的方式,得到太后和朝臣们的支持,堂堂正正地坐上皇位,你会不会认这个皇帝?」

    「甚至,你会不会暗暗心喜,大宋终于迎来了一位英君,明君,雄才伟略之君?」

    「陈帅,放眼天下,论遍英雄,真正能让大宋灭亡辽夏吐蕃,一统华夏江山者,唯今只有赵孝骞能做到,旁人不行,汴京诸王皆是文弱奢逸之辈,他们更不行。」

    「赵孝骞当了皇帝,对大宋来说,并不是坏事。」

    陈松龄的情绪稳定下来了,他陷入了沉思。

     忠国,与忠君,有时候也是互相冲突的,比如此时此刻。

    大军南下,过燕云,入真定。

    真定府守军是冯晟邵靖二将,及魔下两万厢军。

    种建中大军所至,冯晟邵靖当即出城相迎,二人有些奇怪,不知朝廷为何兴师动众,

    竟调动了燕云大军进京。

    但二将并无太多怀疑,因为严格说来,他们也算是赵孝骞的老部将了,只是禁军与厢军不是同一个体系,二将与燕云诸将来往不多。

    面对赵孝骞的老部将,种建中有些犯难,他无法拿出藉口塘塞二人,枢密院和兵部的调兵公文是给外人看的,对冯晟邵靖二人,种建中犹豫许久,还是决定实话实说。

    此番南下,是以勤王之名,帮成王殿下夺取皇位江山,

    朝廷已决定由端王即位,但端王与成王素有恩怨,端王即位后定不会放过成王,也不会放过他的昔日部将,所以大家决定帮成王夺位。

    唇亡齿寒的道理,二人自然是懂的,一听就明白了。

    种建中更是直白地告诉二将,如果二人忠于新君,誓死拦阻燕云大军,那麽给他两个时辰的时间整顿兵马,两军出城一战。

    若是二将还有几分对故主的情谊,那便装作什麽都看不见,让大军过境,此去无论成败,燕云十方将士记这份人情。

    种建中坦白说完之后,冯晟和邵靖顿时陷入挣扎了。

    形势与利害摆在面前,今日无论如何选择,都是一件极冒风险的大事。

    睁只眼闭只眼放大军过去,难道事后朝廷不会算帐吗?再加上自己曾是赵孝骞旧部的身份,朝廷的惩罚恐怕会更狼厉。

    若是拼死阻拦,先不提两万厢军如何打得过八万精锐禁军,只说忠于新君和朝廷,可这些年真定厢军得到过几分朝廷的恩惠?

    就连厢军的衣甲兵器和粮草,都是赵孝骞额外供给的,也就是说,这几年尽管赵孝骞未曾动用过真定府厢军,可他却实实在在养着两万厢军。

    这麽一比较,二将渐渐心中有了决定。

    反正两种选择都要冒极大的风险,不如搏一搏!

    以成王殿下战无不胜的记录,他要做的事情,胜率至少八成以上,这还不值得赌一把?赌赢了,可就是子孙世代富贵啊!

    种建中没有过多地劝说或威胁,没多久二将自己

↑返回顶部↑

书页/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