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715章 君臣争执(2 / 3)

加入书签

里,与赵煦常常闹得不愉快。

    也不知旧党到底对章干了什麽,章对旧党官员简直不共戴天,必除之而后快。

    就在去年,也不知章抽了什麽疯,居然上疏请旨,要求挖了已故旧臣司马光的坟,并鞭尸。

    这是真事儿,章这道奏疏在朝堂上掀起了轩然大波,无数旧党朝臣拼了老命聚在章府宅外,指着紧闭的大门脚骂街。

    平心而论,旧党们没骂错,章这道奏疏简直缺德冒烟儿了,司马光人都死了还不放过,实在是丧心病狂。

    面对满朝公愤,赵煦不得不在朝会上狠狠责骂了章一通,并且马上表示此谏不纳,再也休提。

    现在章惊与赵煦也聊得不太愉快。

    君臣争执的核心,主要是缺钱。

    是的,大宋国库缺钱了,而且很缺钱。

    国家发动战争,无论前线打得平缓还是激烈,归根结底打的都是经济战。

    每天一睁眼,就要面对前线十万将士的吃喝拉撒,国内还要拨出钱款,应付经常发生的变故。

    这里闹灾了,那里决堤了,官员要开俸禄了,百姓吃不起饭了·

    赵煦每天一睁眼,就要面对各种问题,难怪他经常通宵熬夜,把身体熬垮了。

    现在章又来要钱了。

    西北军章送来奏疏,请旨在宋夏国境修建堡寨,以御外敌。

    江南官府送来奏疏,今年长江洪水决堤,沿岸城池大多被淹,数十万百姓受灾,请求朝廷拨付赈粮,减免赋税。

    段氏大理国与李氏交趾国送来国书,今年大理和交趾雨水繁多,粮食歉收,

    请求大宋宗主国酌情赈济各种要钱的,要粮的,要命的奏疏,赵煦头都快炸了。

    章惊的意见很强硬,大宋如今与辽国似战似和,前线十万将士的粮草军械提供是最优选项,也是最耗钱粮的必要支出,其他的请求则应一律拒绝。

    作为宰相,章还是拎得清轻重的,他知道前线是最不能乱的,其他的并不着急处置,前线将士们一旦缺了粮草,麻烦就大了,轻则营啸闹事,重则哗变造反。

    赵煦作为皇帝,却实在无法无视别的问题,尤其是藩属国的请求,毕竟大宋积弱多年,大理和交趾也算是恭顺,作为要面子的宗主上国,不能寒了藩属国的心呐。

    二人的争执因此而起,争了几句后,君臣闹得颇不愉快。

    正在二人冷静下来,打算平复了情绪后,再来第二个回合的斗智斗勇时,郑春和来报,枢密院副使安焘求见。

    赵煦迟疑了一下,还是决定宣见安焘。

    安焘已是六十许的老者,走路颤巍巍的,站在赵煦面前行礼后,顺势便坐了下来。

    「厚卿先生突然见朕,有事麽?」赵煦含笑问道。

    安焘看了旁边将须沉默的章一眼,神情犹豫了片刻,还是直接道:「臣听说,官家将三十馀名指挥使将领送入燕云驻军,替换了河间郡王殿下原来的将领,可有此事?」

    赵煦脸色一沉,点了点头:「确有此事。」

    安焘皱眉道:「老臣想问问原因,官家何故下此诏令?」

    赵煦淡淡地道:「正常交接换防而已,并无别的原因。」

    一旁的章无语地看了安焘一眼,这老头儿难不成越老越糊涂?

    官家给燕云驻军换了一批将领,还要问原因麽?

    原因这不明摆着,官家对赵孝骞不放心了呗。

    有唐朝藩镇割据的前车之鉴,大宋怎麽可能允许

↑返回顶部↑

书页/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