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707章 辽帝驾崩(2 / 3)

加入书签

了燕云十六州这个重要的战略之地,也许是面对辽国种种烂到根子上的弊病无能为力……

    总之,耶律洪基已心灰意冷,而心中积压的郁抑忧心之情太久太重,耶律洪基终究提前走到了生命的尽头。

    听着周围的嚎啕哭声,耶律洪基突然皱了皱眉,他只觉得刺耳,然而奇怪的是,不知为何,此刻的他意识突然清醒了,身体也仿佛恢复了力气,他甚至有点饥饿的感觉,想进膳食。

    睁开眼睛,耶律洪基神奇地坐了起来,皱眉指着殿内哭丧的辽臣,不耐烦地令宫人将他们赶出去,只留下耶律延禧一人。

    耶律延禧见他突然变得生龙活虎,表情顿时闪过几分复杂惊愕之色,说不清是高兴还是失望,但演技却还是在线的。

    三两步扑到耶律洪基床榻前,耶律延禧激动地道:「陛下病愈了?」

    耶律洪基也不知自己的身体是怎麽回事,反正现在只觉得精神焕发,且浑身有劲。

    本应高兴的一件事,然而想到汉人传说中的「回光返照」,耶律洪基顿时心中一沉,神色不甘却又无奈地叹了口气,表情渐渐悲恸起来。

    「好孙儿,莫说了,朕有事嘱咐你。」耶律洪基道。

    耶律延禧垂头:「孙儿恭聆圣训。」

    耶律洪基闭了闭眼,随即睁开,目光已变得清澈无波。

     「朕大限将至,宫中现在便可举丧了,丧事不宜铺张,勿劳民伤财,徒耗民脂……」

    耶律延禧泣道:「陛下不可自晦,您明明已大好了。」

    「闭嘴,听朕说!」耶律洪基怒道:「朕死后,你马上登基即位,稳定朝局,尽量用温和的手段削去那些老旧之臣的权力,多提拔一些年轻有为的臣子上来辅佐。」

    「大辽已非昔日强盛,国中积弊甚深,难以根除,朕很惭愧,留给你这样一座千疮百孔的江山……朕死后,你当励精图治,多任用一些汉臣,辅佐你效法宋国,变法图强,推行新政。」

    「对外从此保持守势,不可轻易对宋国启衅,韬光养晦以谋自强,想想这百年来,宋国是如何对咱们大辽忍气吞声的,你也宋国那般忍气吞声,孙儿莫觉得委屈,凡事以谋国为先,懂得隐忍方可至强至远。」

    耶律洪基说得有些口乾,可他却仍争分夺秒,连水都顾不上喝一口。

    耶律延禧只是垂头低泣,也不知他此刻到底有没有认真在听,或者说,他想的完全是另一件事,这老家伙怎麽还不死,耽误朕登基的吉时……

    耶律洪基说了许多话,气息又渐渐开始不稳了,脸色也泛起不正常的潮红。

    「宋国的赵孝骞,对我大辽是心腹大患,你登基以后,无论用任何方法,都要除掉他,赵孝骞若死,大辽可徐徐图强,宋国也不足为虑,他们的火器秘方是绝密,但总有一天我们大辽会知道这个秘密。」

    「说到底,我大辽怕的其实不是宋国的火器,而是人,被宋国奉为英雄的人,幸好……宋国重文轻武的毛病一直没改掉,赵孝骞纵与皇帝是宗亲兄弟,可他手握兵权过重,宋国皇帝也容不下他。」

    「过不了多久,朕猜测赵孝骞就要被解除兵权了,回到汴京后,他的下场不一定好,对咱们大辽来说,这是大好事,宋国除掉赵孝骞,便是自剪羽翼,自断臂膀,到了那时,咱们大辽的机会便来了。」

    「孙儿,大辽的机会不多了,能抓住一次,都能为大辽续命,切记啊!尤其是赵孝骞,大辽落到如今这境地,皆拜他所赐,此人必须除掉!」

    说起赵孝骞,耶律洪基顿时激动起来,喘息也愈发痛苦急促,脸孔涨得通红。

    耶律延禧急了:「陛下,陛下……」

    耶律洪基张大了嘴,拼命呼吸空气,眼神里透出浓浓的不甘。

    他还不想死,他还有许多话没交代,他的心中更充满了

↑返回顶部↑

书页/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