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80章 兄弟生疑(2 / 3)
常般宠溺,似乎与往常并没有什麽不同。
赵佶小心地观察赵煦的表情,此刻心中稍稍安定了一些。
赵煦在他面前表现得像个脾气温和的兄长,他关心地询问赵佶最近读了什麽书,是否有佳作,劝诫他不要玩那些奇奇怪怪的石头,免得玩物丧志,少去烟花风尘之地,莫坏了天家名声等等。
这些话都是老生常谈,以前兄弟俩在一起时,赵煦也常常这样说。
赵佶的心情愈发安定了,唯唯称是。
良久,赵佶终于期期说到正事。
「官家,臣弟今日是来解释……」
话没说完,赵煦却笑了笑:「你是说蜀地遂宁城的童谣?呵呵,不必在意,朕知道,此事断非你所为,若你真是野心勃勃之辈,怎会到处宣扬,提前暴露自己的心思,这样的蠢货是坐不到这个位子上的。」
赵佶长松了口气,眼眶不由泛红,哽咽到:「多谢官家信任。」
但赵煦却叹了口气,递给他一份奏疏,道:「佶弟你再看看这个。」
赵佶茫然接过,赵煦叹道:「朕知你是清白的,但童谣已经传开,天下人心动荡,终归是不妥,政事堂的宰相们都进谏,此事当迅速平息,否则于国不利。」
「政事堂的意思是,佶弟既然已成年,也该正式封一字亲王了,这个『遂宁郡王』的爵号,不如去了吧,佶弟意下如何?」
赵佶刚刚安定的心情陡然一凉,后背冒出了一层冷汗,脸色不由自主地苍白起来。
封不封亲王,去不去爵号,其实赵佶并不在意。
此刻的他明白了一件事。
原来官家不是不在乎童谣,他终究还是对自己生了猜疑之心。
否则不会斩断他与「遂宁」二字的关系。
童谣起于遂宁,且有「蟒袍继,朱雀兴」的字句,而他赵佶又恰好是大宋未来的第一继承人,这些因素组合在一起,实在太要命了。
事关皇权与皇位,亲兄弟亦难免反目,更何况他与赵煦还只是同父异母的兄弟。
赵佶知道,一旦赵煦生了猜疑,短时间内这份猜疑的心思是不会消散的,而他以后只能更低调,用实际行动证明自己的无辜。
于是赵佶努力压下惊惧的心思,强笑道:「臣弟今日觐见,正有此意,臣弟已成年,确实也该封亲王了,请官家降下恩典。」
赵煦对赵佶的反应表示很满意,点了点头道:「佶弟既然不反对,那便去了『遂宁郡王』的爵号,晋封『端王』,郡王府改为端王府,另增食邑千户,赐黄金千两,丝帛五百匹。」
赵佶起身,恭敬长拜:「臣弟领旨,谢官家恩典。」
赵煦含笑道:「佶弟放下心思,朕对你一如既往宠爱,你我是亲兄弟,自小一同长大,朕不会因为这点流言蜚语而寒了兄弟的心。」
赵佶感激地道:「多谢官家明鉴是非,相信臣弟的清白。」
赵煦嗯了一声,又与他寒暄了几句家常,赵佶才识趣地告辞。
恭敬地走出殿外,赵佶总觉得后背发凉,仿佛有一道阴鸷的目光一直盯着自己的后背,可他忍住不敢回头。
赵佶离开许久,赵煦叫来了郑春和,淡淡吩咐道:「密令皇城司魏节,让他遣派暗探,潜入端王府,监视端王的一举一动。」
郑春和心头一紧,急忙应命。
赵煦顿了顿,又道:「楚王府上,也安排暗探进去。」
郑春和这会儿已是头皮发麻,但他不敢表露丝毫情绪,依旧恭敬地领命。
…………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