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68章 火烧辽营(2 / 3)

加入书签

 赵孝骞笑吟吟地接道:「我这人义薄云天,能认识我简直是三生有幸。」

    看了看宗泽送来的军报,赵孝骞蹙眉沉思良久,突然道:「如今大营里还有两千守军,冲元先生,我必须带兵去一趟真定城,不然心里不踏实。」

    许将愕然道:「留守的两千将士若带走,这座大营岂不成了空营?拒马河对岸可是辽国疆域,他们若派兵夺回大营……」

    赵孝骞摇头:「此地一片平原,又是背临拒马河,无险可守,无路可退,辽军不会干这种蠢事,就算他们夺回了这座大营,我军忙完后只要几轮齐射,大营就夺回来了,没必要死守这麽一块破地方。」

    这里是曾经的飞狐兵马司,但从军事价值来看,这座大营的选址其实并不理想,站在进攻方的角度,这座大营是进攻辽国的桥头堡,只要北渡拒马河便可长驱直入辽国境内。

    但站在防守者的角度,这座大营根本不堪一击,甚至都不用一枪一弹,只要把它围住,敌人都得跳河北渡逃命。

    所以赵孝骞很放心地把它暂时放弃了,反正只要他想,随时都能夺回来。

    对岸的辽军将领但凡脑子没进水,就不会干夺回大营的蠢事,传到上京会掉脑袋的。

    「事不宜迟,现在就集结兵马出发!」赵孝骞果断地道。

    许将也点头:「军国大事,不可耽误,老夫的行李也不必收拾了,现在就随你同往。」

    「陈守,召集营中所有将士,带齐火器弹药乾粮,半个时辰后整装出发!」

    …………

    西路大同府,燕云十六州与大宋的边境线上。

    一场惨烈的单方面屠杀已进行了大半天。

    辰时一刻开始,宋军大营擂响了战鼓,折可适麾下两万兵马朝辽军方向徐徐推进。

    而萧兀纳麾下本有三万兵马,为了保存最后的实力,临时撤掉了一万辽军躲到后方,萧兀纳则领着两万辽军固守大营,做好了一切对抗宋军火器的准备。

    两万对两万,但宋军却开了挂,手执火器,这场仗的胜负其实早就注定了。

    辽军两万将士还没开战,军心士气便已降到了冰点,宋军开拔距离辽军大营还有十里地,辽营里不少将士已扔了兵器掉头跑出了大营,奔北逃窜而去。

    宋军一路长驱直入,赶到辽军大营时,发现大营内的辽军已做出了充足的防守姿态。

    他们垒起了高高的沙袋,竟然临时造出了一线战壕,人就躲在战壕后,根本不派一兵一卒出营,宋军离近了辽军就放箭,宋军撤离了辽军也不追击。

    总之就是打死也不出营,绝不把自己的身躯暴露在宋军的火器枪口下。

    这个战法颇为新颖,就连折可适也大开眼界。

    萧兀纳这人,虽说是消极抵抗,但不得不说,他的消极抵抗居然还是颇为有效的,如果赵孝骞在场,必须跟萧兀纳拜个把子,因为在一千年后的热武器时代,对付热武器的有效办法仍然是沙袋和战壕。

    没想到在这个冷兵器时代,萧兀纳居然能想到这个法子,人只要不冒头,火器根本无法对辽军造成杀伤。

    当然,这麽干的弊端也有,那就是只能缩在战壕里被动挨打,尤其是己方根本没有火器,露头就秒。

    折可适饶有兴致地亲临前线,对辽军的战壕观察了许久,方才满意而归。

    辽军还是有些天真了,这样的防守固然有效,但是根本无法做出反击。

    而宋军,虽说火器是强项,但宋军会的不止是火器。

    只是以前火器杀敌方便迅捷,就不必考虑用别的办法。

    现在火器既然不管用,折可适当然要让别的法子派上用场。

↑返回顶部↑

书页/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