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79章 凶险归途(2 / 3)

加入书签

sp;   在龙卫营里,折可适是外来户,他是赵孝骞临时从西北军中调任过来的,虽然打过几场胜仗,但龙卫营的将士也不一定对他完全服气,对外来户阳奉阴违,

    暗中排挤的现象,就算是赵孝骞也无法彻底杜绝。

    这个时候折可适就需要用拳头来代替讲道理了,现在看来,折可适讲的道理显然深入人心,受教者感激涕零,多半要在床上躺几天,回味折将军讲过的道理。

    那些不服折可适的小崽子们,大约不知道折可适的底细,西北赫赫有名的折家军嫡系子弟,世代将门之后,摆平军中几个小卡拉米还不是手到擒来。

    尽管折可适稍微挂了点彩,但他显然没当回事。

    「殿下召末将前来,可是有令示下?」折可适问道。

    赵孝骞嗯了一声,道:「让你出一趟差,予尔五千兵马,带足乾粮弹药,两个时辰后启程北进,朝辽国上京方向进发,接应苏轼和张嵘·—」

    种建中和折可适吃了一惊:「辽国上京?」

    赵孝骞笑道:「别怕,老折你出发顶多两天路程,就能遇到张嵘和苏轼了,

    把他们接回来便是,路上遇到辽军狙击,你就对人家客气一点,说话委婉一点—.」

    折可适愣然道:「若遇辽军,末将该如何说?」

    「你就说奉大宋河间郡王之命,越境借道迎宋使归国,希望沿途的辽国官员军队让路,不要给脸不要脸———

    折可适:「..

    这特麽叫「委婉」?

    赵孝骞笑道:「今时不同往日,宋辽两国攻守之势易也,只要咱们不太过分,辽国都会睁只眼闭只眼的,更何况你还有河间郡王的遣使文书,提前派斥候将文书传示沿途的辽国官员便是。」

    想了想,赵孝骞又叮嘱道:「沿途遇到辽国的村庄部落什麽的,就别动手抢掠了,先忍一忍,咱们大宋是爱好和平的民族。」

    「这次你们是仁义之师,不是特麽的土匪强梁,出发后务必严厉约束部将,

    别特麽给我惹事儿,辽国此时正是自尊又自卑的当口,不能受刺激了。」

    折可适神色古怪,默默地点头。

    赵孝骞又补充道:「当然,若是张和苏轼遇到危险,你可率军击杀,不必留情。」

    折可适突然精神一振,抱拳凛然道:「遵令!」

    说完折可适转身,杀气腾腾地出了师帐。

    赵孝骞坐在帐内沉默半响,扭头看着种建中不确定地道:「刚才我的表达方式没有含糊不清的地方吧?」

    种建中回想了一下,肯定地道:「殿下的军令非常清楚,没有任何含糊之处卫赵孝骞有些担忧地道:「老折这货为何一副跃跃欲试的样子,活像下山准备大干一票的绿林好汉—我真说清楚了?」

    种建中这时也有点不确定了:「真说清楚了—吧?」

    张和苏轼连同五百随军出了辽国上京后,日夜不停地朝宋辽边境赶去。

    他们深知离开上京还不够,前方路途定有重重危机等着,耶律洪基迫于大势,不得不放苏轼离开,但那只是表面现象,不代表他不会暗戳戳地搞事情。

    苏轼作为已经上了辽帝必杀名单的人物,如果说以为离开上京就保住了性命,未免太天真了。

    事实果然不出张和苏轼所料。

    离开上京的第二天,五百人的队伍就遇到了不下五次伏击。

    伏击苏轼的规模都不算大,每次都只是一两百人的样子,他们乔装成草寇流民,专门埋伏在路边的树林或隘口,然后隔着一百来步冷不丁用暗箭射杀苏轼。

&n

↑返回顶部↑

书页/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