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64章 心灵导师(3 / 3)

加入书签

轼选上的学生必须上课,但凡敢迟到早退旷课,皮都给你扒了。

    辽军兵败数日后,苏轼坐在馆驿的课堂里将须,面容沉稳。

    学生们陆续进来,朝苏轼行礼,口称「夫子」。

    苏轼淡淡地回应,所有学生到齐后,才浅啜了一口茶水,清了清嗓子。

    「上一课,老夫教你们秦史,尔等可还记得?」苏轼缓缓问道。

    学生们纷纷应是。

    苏轼目光闪动,又道:「秦亡于二世,何也?盖因始皇残暴,苛法治民,而致民不聊生,天下遂反。」

    「尔等可还记得,陈胜吴广起事之时,以何为名?」

    一众学生齐声道:」「王侯将相,宁有种乎。」

    苏轼笑了:,「没错,王侯将相,宁有种乎。意思就是,凭什麽你那麽好的命能当皇帝和王侯,这皇帝王侯为何不能是我?」

    缓缓环视一圈,苏轼加重了语气:1「这句话,尔等当牢记,日后若遇不公时,不妨想想这句话,当可受益良多。」

    学生们齐声应了,当然,其中少数两个长了脑子的学生,脑海里莫名浮出一个疑惑。

    苏夫子说这番话时,表情为何如此阴险?是错觉吗?

    苏轼翻开一页书,又道:「上次说了秦史,这次老夫与尔等说汉史—.」

    学生们刚翻开史书,本以为苏轼会从楚汉相争说起,然而苏轼却摆了摆手,道:「汉史的内容,尔等回去自读便是,老夫今日重点讲义讲汉朝末年,话说有一位名叫张角的大贤良师.—.」

    「这位大贤良师了不得啊,见汉帝昏庸,朝堂奸侯当道,百姓民不聊生,易子而食,天下不公甚也,张角遂号召教众起事,喊出了振聋发的声音,『苍天已死,黄天当立。岁在甲子,天下大吉。」」

    苏轼的眼睛赫然睁大,一脸钦敬崇拜:「我辈男儿,正应如大贤良师,

    若遇不公,何须忍耐,但凡热血未凉者,当提三尺青锋斩妖除魔,为自己,

    为天下人博个公道!」

    「尔等以为呢?」

    学生们一愣,纷纷附和:「不错,我辈正应效仿张角,若遇不公,便召集起事,宁折不屈!」

    苏轼重重点头,欣慰大笑:「不得不说,老夫生平弟子无数,没想到在你们辽国,却遇到尔等这群天赋高绝之辈,不枉老夫与尔等这份师生之缘,

    快哉快哉!」

    「哈哈,兴之所起,不必拘泥,来人,取一坛酒来,老夫边饮酒边授业,尔等当不会怪老夫无状吧?」

    学生们急忙起身行礼:「苏夫子正是性情之人,洒脱不群,名士风采,

    弟子素仰钦崇之。」

↑返回顶部↑

书页/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