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7章 雄心立生(2 / 3)

加入书签

  「子安,有大功于社稷!」赵煦用力地拍着他的肩。

    不夸张的说,怀里的这张配方,足以改变一个时代。

    「官家,臣改良后的火药配比……十分霸道,若欲大量配制,还请官家挑选可信之人,否则配方若流传于外,臣恐埋下祸患。」赵孝骞低声道。

    赵煦严肃地道:「今日见燧发枪之威,朕已知其厉害,若流传出去,或会反噬于己,子安放心,朕不会大意的。」

    走到赵孝骞面前,赵煦认真地道:「子安,好好做事,好好做人。让那些不满的朝臣们看看,朕任用宗亲的决定是没错的,朕的兄弟,比朝臣们更有才华,更能报效社稷。」

    「让那些老朽快入土的老家伙们看看,咱们年轻人能做出怎样的丰功伟业!」

    利器在手,立生雄心。

    诚如赵颢所预料的那样,因为赵孝骞的火药,赵煦突然对大宋的未来有了信心。

    …………

    皇宫里,君臣雄心万丈。

    而皇宫之外,却掀起了一场狂风暴雨。

    赵孝骞深夜被刺一案,不会轻易揭过去,必须要严查,这是赵煦亲自向开封府和大理寺,皇城司下的旨。

    此事实在太过恶劣,对标榜君子政治的大宋君臣来说,无异于朝脸上猛扇了一记耳光,绝不能忍。

    开封府和大理寺急了,赵孝骞在玉清宫埋头造枪和火药时,汴京城却差役尽出,从城内集市到民居,从王侯府邸到朝臣官衙,差役们到处走访,寻找凶手线索。

    皇城司也是精锐尽出,魏节亲自带队。

    相比开封府和大理寺的走访,皇城司办案可就没那麽斯文了。

    案发的第二天,皇城司便传讯了十几名旧党官员,没有证据,没有线索,只因这十几名官员曾经看赵孝骞不顺眼,参劾他的奏本递得最多,便成了皇城司的怀疑对象。

    最无辜的却是一位熟人,苏辙。

    没错,皇城司第一个拿问的就是苏辙。

    至于原因,赵孝骞遇刺之前,便是与苏辙在青楼饮酒,皇城司还打听到当时赵孝骞与苏辙有过争执。

    而苏辙,又是众所周知的铁杆旧党。

    这个……不怀疑你怀疑谁?第一号嫌疑犯没跑了。

    无辜的苏辙,没招谁没惹谁,只不过在青楼喝了一顿酒,莫名其妙便进了皇城司冰井务的监牢。

    …………

    户部尚书,蔡京府。

    蔡京不到五十岁,但他的人生很精彩。

    这位被后世痛骂的奸臣,实际上是正经的科考出身,进士及第,他出使过辽国,也当过起居官,还当过几年开封知府。

    被新党骂过,也被旧党排挤过,混得最差时,被贬到地方当民兵队长。

    混得最好的话,应该就是现在了。

    赵煦亲政后,正是需要人手之时,蔡京被调回了汴京,一跃而成了户部尚书。

    直到此时,蔡京终于看清了形势,他知道,未来的大宋是新党的天下。

    于是,原本游走周旋于两党之间的墙头草,如今赫然成了最坚定的新党一员。

    立场绝不可再变,否则户部尚书当不长久。

    下了官衙的蔡京此刻坐在府邸的中堂里,双手交叉搁在胸前,疲惫地阖目养神。

    蔡攸悄然走进中堂,见蔡京在堂内假寐,于是又转身打算悄悄离开。

  &n

↑返回顶部↑

书页/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