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百九十七章 闻战而喜(2 / 3)
走出辕门,赵孝骞骑上马,陈守和贾实一左一右与他并骑,随时保护他。
“世子,咱们现在回城吗?”陈守问道。
赵孝骞骑在马上,眼神注视着遥远的天际,突然道:“去一趟横岭堡。”
陈守不解地道:“去那里作甚?”
“战事将至,真定府处处凶险,有个蠢女人居然还敢住在边境的村庄里,她真以为自己特么的女主光环无敌呀。”
…………
辽国,上京。
耶律洪基已六十多岁了,但身体还算健硕,而且平心而论,耶律洪基此人算是个明君。
在位时干过几桩糊涂事,比如听信谗言杀了自己的太子,比如笃信佛教,大修寺庙,广印佛经,消耗了不少国力等等。
但总的来说,耶律洪基在位这些年,辽国的政局尚算平稳。
不过或许是气数天定,耶律洪基自问算是个勤勉的皇帝,可这些年辽国的国力却不可遏止地开始走下坡路,朝堂内部的争斗虽然不像大宋那般严重,但朝臣们也是各怀心思,互相倾轧。
如今东北的女真部落已有崛起之势,辽国与女真部落已爆发了多次冲突。
而南方的大宋,这两年也像打了鸡血似的,突然支棱起来了,尤其是大宋莫名其妙多了一位奇才,造出了一种神秘且强大的武器。
宋夏一战成名,这种武器的出现,直接改变了三国的平衡格局,西夏如今已渐渐倒向了大宋。
大宋的兵锋,已渐露咄咄逼人之势,而那个莫名其妙冒出来的奇才,深得大宋皇帝的信任,竟将他派来真定府任职,目的显而易见,就是为了让他抗击辽国。
内忧外患,太多的麻烦事,耶律洪基最近越来越感到心力交瘁。
数日前,耶律洪基终于筹备完毕,调拨四万辽军赴真定府边境,这一次他要好好称量一下宋军的斤两,同时也为了让日渐势颓的辽国因此一战而在周边邻国中重新立威。
四万辽军,加上宋辽边境原有的一万辽军,共计五万兵马,算得上近年少有的大阵仗了。
主帅的人选十分合适,耶律洪基的侄子耶律淳,副帅也合适,他的皇太孙耶律延禧。
军队没问题,将帅没问题,军队数日前已从上京开拔。
可耶律洪基却总觉得心里不踏实,这几日眼皮子猛跳,也不知是中风的前兆,还是倒霉事即将临头。
宠爱的皇太孙耶律延禧出征了,宫里骤然变得冷清,耶律洪基坐在寝宫里,一阵孤独落寞的感觉袭上心头。
正在独坐之时,宫人禀奏,知北院枢密使事耶律斡特剌宫门外求见。
“耶律斡特剌”,挺绕口的名字,从姓氏可以知道,这是自家人,跟赵孝骞一样属于皇室宗亲,而且也深得辽国皇帝宠信。
辽国的朝堂,实际上是分为两个系统的,一个是北院,一个南院。
北院是契丹人的自留地,是绝对的权力中枢,而南院,则是为了平衡辽国境内的汉人以及其他民族的官员而存在,当然,南院的宰相和枢密使也必须由耶律皇族的人担任。
金老先生的《天龙八部》里,辽国皇帝封萧峰为“南院大王”,这个官职其实很牛逼了,等于直接进入了辽国的权力中枢,而且几乎等同于当朝宰相的身份。
此刻求见耶律洪基的,名叫“耶律斡特剌”,他是北院知枢密使事,相当于枢密院的第二号人物,此人也深得耶律洪基的信任。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