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88章真武大帝的身份,武当事了(3 / 4)

加入书签

吕祖与武当的渊源。

    而吕祖诗里的“他时功满后,直入大罗天”这句话,可见在吕祖看来,大罗天是修行的终点。

    在道家的说法,一共有三十六重天,其中的前三重,便是大罗天。

    这里是三清所待之地,李白的诗里写的“天上白玉京,十二楼五城,仙人抚我顶,结发受长生”中的白玉京,便是在大罗天。

    所以,“大罗洞观”最直接的意思,便是站在三十三重天之上,细致入微的洞察一切。

    而这,符合张之维对观法的看法。

    在修道过程中,很多寻常人难以理解的东西,张之维都是意识拔高,跳出外景限制,俯瞰全局,从而有所悟。

    不识庐山真面目,只缘身在此山中便是这个道理。

    只不过,他跳出去后,所站的地方不是大罗天,而是内景。

    至于大罗天是不是内景,他不清楚。

    甚至无法判断,这个大罗到底只是一个夸张的形容,还是指一个地方?

    因为这两者都说得通。

    古籍中经常出现的大罗神仙中这个词,这里的大罗,便是一个强大的形容词。

    而如果大罗就是字面意思,指一个地方,或许就可以解释那些超凡入圣的存在去哪里了。

    但这些都只是猜测,现在可以确定的是,如果大罗是道教修行的终点,大道殊途同归,那这也应该是佛教修行的终点。

    而佛教圣人中的集大成者,是佛陀释迦牟尼……

    想到这,张之维瞥了一眼武当门长,刚才他悟道时的姿势——狮子卧,便是佛陀在婆娑双树下入灭的姿势。

    简而言之,佛陀就是这个姿势坐化的。

    佛陀的修行终点是死?这不应该,佛陀是圣人,不应该就这么死,毕竟阮丰这种小卡拉米,都能靠圣人盗活着,没理由圣人不行。

    也就是说,佛陀可以活,但为何却要……入灭?

    这次,张之维不说死,说入灭,因为,虽然佛陀是坐化了,连身体都被烧了,但在佛教看来,佛陀没死,佛教有法身,色身,化身的说法。

    法身又叫自性身,是生命真正的本源,本自具足,无始无终,不生不灭,不来不去,恒常清净。

    唐三藏所创的法相宗,追求的便是法身,所以他们叫法相宗,但同时,他们也把这称之为阿赖耶识,所以,他们又叫唯识宗。

    三一门信奉的是三教合一之道,可以说,佛教的法身,算是梦被戳破之前的三一门的终极目标。

    至于色身,则是佛陀的肉身,也有专修此道的。

    化身,则是幻化出来的身躯。

    在佛教看来,佛祖入灭,但法身犹存,他不仅没死,反而无处不在,可以随时幻化出化身重新出现。

    大道殊途同归,张三丰和佛陀的境界相当,借用佛教理论,那前不久在辽东出现的真武大帝,以及多年前出现在武当的无名道士,会不会就是张三丰由法身幻化出来的化身?!

    甚至当年朱棣八百将士起兵之时,显化出来,助他取得天下的真武大帝,会不会也是张三丰的化身?

    不然,朱棣吃饱了撑着,要大兴武当,劳民伤财的在武当建立一个堪比故宫的建筑群。

    而之前在辽东的时候,师叔花七天时间,动用几百人力,日夜不停地施展仪轨,

↑返回顶部↑

书页/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