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卷 第941章张之维的指点,左门长:我悟了(2 / 4)
;“而王阳明的诚,是一种唯心的诚,也称作为良知,他曾直言:诚意之本,即是良知。”
“我对心学研究不深,却也知道,王阳明曾说,七情顺其自然之流行,借为良知之用,恰似观瀑,怒涛亦是天地至诚。”
“意思是,强行遵守教条,强压七情六欲,譬如硬逼自己不起怒念,不起杀念,这就是不诚。”
“王阳明把这种人,称之为槁木死灰。”
“槁木死灰……”左若童开始反思自己的行为,是否符合此项。
张之维继续道:“李慕玄和我谈过,他说当年鬼手王是在你面前接走了他。”
“还说那次,你似乎暴怒了,甚至对王耀祖生起了杀意,他被吓到了,却也发现了你在乎他。”
“所以,他才当着你的面,和你划清关系,并拜鬼手王为师。之所以这么做,是想气一气你,让你劝他一下,收他为徒。”
左门长沉吟片刻,道:“这件事,确实是我不诚,我也想收他,也知道他那时的想法,也知道怎么做才能让事情回到正轨,但我拉不下脸,这让我耿耿于怀了很久。”
张之维说道:“其实,我关注的不是这个,而是第一点,你暴怒了,你对王耀祖起了杀心,这是你在这件事情,下意识生出的本能反应。”
“但因为你的规矩,你克制了自己,压下了这股杀意,甚至因为压制这股杀念,让自己的心乱了。”
“所以才在后续的事情中,看不穿自己其实是想留下李慕玄,反而又做了一个违心之举,让王耀祖带走了李慕玄。”
“这其实就是不诚的表现,一个谎,往往要很多个谎去圆。”
“你对自己饱蘸杀意的本心撒了一个谎,然后又用了一堆的谎去圆。”
“可能就是这违背本心的一念之间,会为后来埋下无可估量的连锁反应。”
左若童没有说话,确实是如此,那次之后,确实出了很多麻烦事。
其实,外界的麻烦事还好,他都能摆平。
但心里的影响才是最大的。
这件事后,在收徒方面他格外小心,他觉得这是吃一堑长一智。
但按之维小友的说法,这何尝又不是一种心境的大退步呢。
张之维继续道:“而如果是我的话,我会给王耀祖一个机会,让他滚,要是但凡他有一丝一毫的迟疑,我都会出手灭了他。”
左门长一愣,他察觉到了张之维这话里的杀机,纯粹无比,干净利落,随意的就好像吃饭时随手拿起一双筷子一样。
人命如此之轻吗……左若童沉吟,他回想了一下,如果真能像之维小友说的那样,不留任何愧疚的杀掉,那确实少了很多烦恼,毕竟谁会因为吃饭时拿起了一双筷子而烦恼?
张之维说道:“当然,这只是我的想法。”
“杀人,是我的诚意之本,是我的良知。”
“我并不是说用杀解决问题。”
“其实,用这个举例,并不合适,正确的说法是……”
张之维顿了顿,继续道:“若见到一个孩童坠井,一瞬间升起一种必救之的冲动,未经任何算计的本能反应,这就是良知自然流露,亦即‘诚体’的显发。”
“而在此之后,生出的任何念头,其实都是妄念,是这客观天地施加你身的影响,都是要逆转的。”
“总得来说,我对何为人,何为诚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