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卷 第965章张之维见川渝王(2 / 4)
顽强,战斗意志坚定的川渝军,对进行巷战和山地战,谁都付不起这个代价。
可以说,渝城既是刘莽防区的核心,也是其镇压省内其他军阀,并对抗金陵的战略堡垒。
刘莽入驻渝城已经十几年了,虽然他贪得无厌,疯狂征收田赋,但也不是什么也没干。
这期间,他一直在加强渝城军事防御体系的构建。
他沿着嘉陵江,打造出了一个的碉堡群,与他在李子坝的公馆,共同构成军事指挥中枢。
同时,他也在推动城市建设,力图把渝城打造为长江上游的交通枢纽和经济中心。
前些年,张之维要在渝城建天通炼钢厂的时候,刘莽可是高兴了很久。
视之为大肥羊、大肥肉,在建设初期,那是要地给地,要人给人,什么都可以商量。
当然,这期间,王蔼也没少给这位军阀送钱打点,不过,但凡涉及核心利益,王蔼从未让步。
对此,刘莽也没硬逼,毕竟这么大个企业在自己地盘上,带动经济,拉动就业,改善民生,他也是最大受益者。
而且最关键的是,这厂子就在他嘴边,他想什么时候“吃”就能什么时候“吃”,让这厂子变大以后再吃,收益也更大不是。
不过,等到他觉得时机成熟,想要收割的时候,才发现是一个硬骨头,还被唐门大老爷约谈了一番,无奈此事只能暂时搁置。
他可以不怕其他军阀,甚至金陵方的那位骂他娘希匹,他都敢回一句马卖皮,但唐门大老爷的警告,他不得不放在心上。
这也让他越来越看天通炼钢厂不顺眼。
不过,作为一省军阀头子,他该有的眼光还是有的,虽然看天通炼钢厂不顺眼,但见到天通炼钢厂挖防空洞,他也跟着挖了起来。
其实,之前王蔼来找他,提出放陈玉楼的人进来帮忙修防空洞,他也是有些心动的。
不过,他的左膀右臂樊鹏举替他回绝了。
樊鹏举是他的好友,也是袍哥会的龙头舵把子,和他一白一黑,掌控着整个渝城的方方面面。
袍哥会名称取自《诗经·秦风·无衣》中的“岂曰无衣,与子同袍”,强调成员之间“有福同享,有难同当”的兄弟义气,是川渝地区的最大帮会,也是神州地区最大的帮会。
据统计,当前时期,袍哥会足足有三百万会众,本地几乎每十个男子里,就有一两个袍哥会成员。
其成员遍布社会各阶层,从底层的船夫、农民、士兵,到上层的乡绅、商人、军官都有袍哥成员,所谓“袍哥能结万人缘”。
可以说,它已经渗透进川渝的方方面面,甚至形成了一种文化,也就是后来所谓的袍哥文化。
不过,如此庞大的组织,自然难以统一,这也造成了袍哥会有很多堂口,每个堂口都有一个舵把子。
其中,势力比较大的几个,叫龙头舵把子。
樊鹏举就是一个龙头舵把子,也是刘莽麾下的一位师长,军衔为少将。
此刻,公馆内,刘莽穿着呢子军服,裤线烫得笔直,翘着二郎腿,靠坐在沙发上,正在和樊鹏举聊天。
刘莽看向樊鹏举,骂骂咧咧道:
“樊哈儿,王胖子先前给老子说,要请三湘四水那边的一群地耙子,来老子这里帮忙挖防空洞,让我放他们进来,你为啥子不愿意?”
樊鹏举说道:“我说刘大帅,你还真以为陈玉楼那群地耙子,就是单纯刨坟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