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5章 挥军偷袭(2 / 3)
的运粮兵。
“袁公的东西,自然该由袁公的人护着。只是你们……不够格。”
他挥了挥手,语气平淡却带着不容置疑的威严:“扒了他们的衣服。”
亲兵们动作利落,片刻后,三百名运粮兵就只穿着单薄的里衣,缩在地上瑟瑟发抖。
而另一边,三百名早已挑选好的精兵穿上了他们的甲胄,握紧了他们的兵器,眼神里燃起悍然的杀气。
这些精兵都是从死人堆里爬出来的,每一道伤疤都刻着血与火的淬炼,此刻换上运粮兵的行头,却硬生生透出一股锐不可当的锋锐。
“你们在前。”
吴乙拍了拍为首那名精兵的肩膀。
“记住,你们现在是‘运粮队’。”
“是!”
三百人齐声应和,声浪震得地上的尘土都跳了跳。
随后,一万大军如蛰伏的巨龙,悄无声息地跟了上来。
队伍里没有喧哗,只有甲叶摩擦的轻响和整齐划一的脚步声,像一条黑色的洪流,朝着南郡的方向蜿蜒而去。
袁雄的地盘,果然乱得像一锅煮坏了的粥。
明明是水肥土美的膏腴之地,此刻却只见荒芜。
田埂上长满了半人高的野草,原本该是炊烟袅袅的村落,如今只剩下断壁残垣。
偶尔能看到几个面黄肌瘦的百姓,一听到军队的脚步声,就像受惊的兔子般蹿回家,“哐当”一声闩紧木门,连窗缝都用破布堵得严严实实。
一路向南,竟听不到半点狗吠鸡鸣。
这支一万人的大军,就像一道无声的影子,滑过袁雄治下的土地,朝着南郡城逼近。
南郡城的轮廓在晨曦中渐渐清晰。
城墙高耸,青灰色的砖面上爬满了青苔,看起来倒有几分固若金汤的模样。
但吴乙知道,这不过是袁雄自欺欺人的假象。
城外稀稀拉拉地扎着几座营寨,旗帜歪歪扭扭,哨兵抱着长枪靠在树旁打盹,连盔甲都懒得穿戴整齐。
这些都是袁雄新募的兵,大多是些流民,被抓来充数的,手里的兵器还没焐热,哪有半分军人的样子。
“将军,那边有军队过来了!”
一个哨兵揉着眼睛,含糊地喊了一声。
营寨里走出个挺着啤酒肚的主将,他眯着眼看了看远处的“运粮队”和后面的大军,打了个哈欠:“看什么看?多半是袁公调派的人。多一事不如少一事,让他们去。”
他甚至懒得派人盘问,转身就回了营寨,仿佛城外那一万兵马只是路过的流民。
吴乙勒住马,看着南郡城的城门近在咫尺。
他身后的三百精兵已经握紧了兵器,甲胄下的肌肉紧绷如弦。
到了城门下,守城的城门令探出头,看清为首的是吴乙,脸上立刻堆起谄媚的笑:“是吴将军啊!快请进,袁公昨日还念叨您呢!”
他一边说着,一边亲自拉开了沉重的城门闩。
两扇城门“嘎吱”作响,缓缓向内打开,露出了城内熙熙攘攘的街道。
就在城门打开的瞬间,吴乙眼中寒光一闪。
“动手!”
三个字像一道惊雷,炸响在城门下。
三百名“运粮兵”猛地撕开外面的伪装,露出内里锃亮的甲胄,手中的长枪如毒蛇出洞,瞬间刺穿了毫无防备的城门卫兵。
惨叫声刚起就戛然而止,鲜血溅在青石板上,晕开一朵朵刺目的红。
城门令吓得魂飞魄散,刚要呼救,就被一只铁钳般的大手捂住了嘴。
他眼睁睁看着这三百人如虎入羊群,瞬间控制了城门上下的要害,连城楼上的鼓手都被死死按在鼓上,发不出半点声音。
紧接着,城外那一万大军如决堤的洪水,顺着打开的城门涌了进来。
马蹄声、脚步声、甲叶摩擦声交织在一起,却听不到一丝慌乱,只有训练有素的肃杀。
吴乙骑着马,缓缓走进南郡城。
街道上的百姓还没反应过来,只是茫然地看着这支突然涌入的军队,直到看到城门口倒下的卫兵,才爆发出惊恐的尖叫,四散奔逃。
他抬头望向城中那座最高的建筑——袁雄的府邸,嘴角勾起一抹冷笑。
袁雄,你的精锐在城里?
那正好,省得我再费力去找了。
南郡城的喧嚣尚未蔓延开,刘醒非已在城门内侧的阴影里定下了下一步的部署。
他看着涌入城中的大军如潮水般分流,目光扫过街巷深处那几处隐约可见的军营轮廓,眼神冷得像淬了冰。
“周山,元昭。”
他低喝一声。
两名副将立刻上前,甲胄上还沾着城门处的血迹,却不见丝毫慌乱。
“城中军营有三处,分别在东市、西巷和北坛。”
刘醒非指尖在简易的城防图上一点。“据吴乙的情报,袁雄的精锐都在这儿,约莫一万到两万,撑死了不到三万。”
他嗤笑一声。
“但那又如何?”
周山咧嘴一笑,露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