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o5章 盐井深幽藏鼎影(1 / 2)
盐卤井的井口爬满了盐晶,像裹着层碎冰,踩上去咯吱作响。
小王刚把青铜觚凑近井口,觚口的贝壳就“嗡”
地颤了一下,井里的卤水顺着觚壁往上爬,在表面凝成细密的盐花,花形竟与红树林石台上的螺纹重合。
“这觚是个‘卤水探测器’啊。”
小王用手指刮了点盐花尝了尝,皱着眉吐舌头,“比海水咸三倍,古羌人怎么扛得住这味儿?”
林小满正用树枝测量井深,闻言回头笑:“他们说不定把盐当宝贝呢——你看井壁这些凿痕,每隔三尺就有个凹槽,像特意留着踩脚用的。”
他往井里扔了块石头,听着回声估算,“约莫十丈深,底下该有个腔体。”
阿影从背包里翻出三截麻绳接成长绳,一端系在旁边的盐木树上,另一端绑在小王腰上:“还是你下去,记得带支火把——卤气重,遇火说不定会变色,能看出有没有毒。”
小王拍着胸脯往下爬,刚降到一半,突然喊:“井壁有画!
是鱼在托着鼎!”
林小满趴在井口往下看,借着小王举的火把光,果然见井壁上刻着幅岩画:几十条鱼尾相接,驮着只三足鼎,鼎口飘着七道烟,烟影连成北斗的形状。
“把火把凑近点,”
他喊道,“看鼎肚子上的纹路!”
火光舔过岩壁时,鼎腹的纹路突然亮了——不是颜料,是盐晶在高温下的反光,组成行歪歪扭扭的字:“鼎承七星,卤凝其形,非金非石,以鱼为凭。”
小王摸着那些字,忽然“哎哟”
一声,指尖被什么东西扎了下,抬手一看,是片嵌在石缝里的鱼鳞,银闪闪的,边缘带着锯齿。
“这鱼鳞硬得像铁片!”
他把鱼鳞塞进兜里,继续往下爬,到了井底果然踩在实地上,火把的光突然变成青绿色,照出个篮球场大的腔体,正中央摆着只半埋在盐土里的三足鼎,鼎耳上挂着串鱼骨架,骨架间缠着层网,网眼卡着无数片刚才那种硬鱼鳞。
“林哥!
阿影!
下面有只真鼎!”
小王的喊声顺着井道传上来,带着回音显得格外兴奋。
林小满和阿影跟着爬下去,刚站稳就被鼎上的纹路吸引——鼎身刻着密密麻麻的鱼纹,每条鱼的眼睛都是个小坑,坑里积着盐卤,反射着绿光。
“刚才岩画上说‘以鱼为凭’,”
阿影指着鱼眼坑,“这些坑的位置,和北斗七星的间距对上了。”
她掏出红树林找到的树脂球,里面的麻布画着鼎的轮廓,鼎耳位置标着个“旋”
字。
林小满盯着鼎耳的鱼骨架,忽然伸手摘下一片鱼鳞:“你看这鱼鳞的锯齿数——一片七齿,串起来正好四十九片,对应北斗的变化周期。”
小王试着把鱼鳞嵌进鱼眼坑,刚放进去,盐卤就顺着鱼鳞的纹路往上爬,在鼎身画出道绿光,像条小蛇。
“得按顺序来,”
林小满数着鼎底的刻度,“从‘天枢’到‘摇光’,对应的鱼眼坑深度不一样,最深的是‘天权’位——看来这就是‘天权渚’的核心了。”
他让小王举着火把照亮鼎底,自己则一片片比对鱼鳞:“这片锯齿最密的是‘天枢’,得嵌在最左边的坑;这片边缘带缺口的是‘天璇’,挨着它放……”
等七片鱼鳞归位,鼎身突然震动起来,盐土里冒出更多鱼骨架,像从地下钻出的藤蔓,顺着鼎足往上缠,骨架间的网被撑开,网上的鱼鳞全亮了,在洞顶投出片星空图,图中“天权”
星的位置,正好对着洞壁一处凹陷。
“那里肯定藏着东西!”
小王举着火把跑过去,现凹陷里嵌着个陶瓮,瓮口用红布封着,布上绣着条鱼,鱼嘴里叼着枚铜钥匙。
打开陶瓮,里面装着卷兽皮,展开一看,上面画着幅地图,地图中央画着座塔,塔尖指着西北方,塔基写着“七星聚,塔门开”
。
“这塔看着眼熟啊,”
小王挠头,“像咱们在星宿海看到的那座半截塔。”
阿影突然指着兽皮边缘的小字:“你看这行注脚——‘塔有七层,层有三关,关关不离鱼、盐、星’。”
话音刚落,鼎里的盐卤突然开始冒泡,咕嘟咕嘟涌到鼎口,化作七道盐柱,柱顶浮出七个字,正是北斗七星的名字。
林小满盯着“天权”
柱,忽然现柱身有圈浅槽,形状与青铜觚的底座吻合,他把觚扣上去,盐柱立刻矮了半截,露出柱心的空心管道,里面滑出个木盒,盒里装着块巴掌大的盐晶,晶体内冻着片羽毛,羽毛上用朱砂写着“羽引航向,舟载星图”
。
“这是要咱们去找船?”
小王掂着盐晶,“可这附近除了盐滩就是戈壁,哪来的船?”
阿影却注意到盐晶的切面有反光,对着火把一转,光投在洞壁上,竟映出艘船的影子,船帆上画着和鼎身一样的鱼纹。
“影子里的船帆,角度对着西北方,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