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9章 如何修心关(1 / 2)

加入书签

她收起手机走下台阶。

荀宽起身,“小师祖,您今天直播结束的这么早?”

“没人了,正好有客人来,今天早点下。”她笑了笑,看向相继起身的二人。

严青贮、温向晚笑容满面,朝她问好。

“愈心道长好,之前说过要来,当时买不到票,过了两天才买到票,来晚了两天。”严青贮含笑道。

敖青摆手,“坐吧,不必多礼,你们能来也是为我们永乐观增添了一二人气。”

荀宽倒上一碗茶水送过去。

“小师祖喝茶。”

“你去做些饭菜,中午留两位在这里用个便饭。”人家大老远的来,招待一顿饭才不为过。

荀宽应了一声,又跟严青贮夫妇招呼一声才走。

这里只剩下他们三人,严青贮期期艾艾,“愈心道长,此次前来其实还有一个事儿想请教您。”

“说说看。”她看向二人。

温向晚有些忐忑,毕竟,即将问的问题会显得他们得寸进尺。

严青贮犹豫再三,还是开了口,“愈心道长,我想知道有没有尽快得一个孩子的可能性,或者说有什么办法能催一催子嗣缘?”

没问出口时,他们忐忑。

问出口了,反而坦然了。

敖青摇头,“不管什么东西,只要是催的,都是需要付出代价的,甚至是两倍三倍的代价;这相当于破坏了你们的命理,这种事我不会做。”

严青贮和温向晚并不意外。

东北那边倒是有催子嗣、催运的手段,可是,那些人的行事方式,他们不喜欢,也不信任。

眼前这位是个正直的修道之人,所以他们想来试试。

被拒绝也在意料之中。

“那我们继续行善积德,大概什么时候才能见到子嗣缘?”

她看了看二人的子女宫,已经有了些微的亮光,“发自内心的行善,发心正,不出一年会有子嗣。”

“谢谢。”严青贮陡然起身鞠躬。

温向晚含泪起身,跟着深深鞠一躬致谢。

“愈心道长,太感谢您了,让我们的心有个着落;我和青贮结婚十几年了,一直没有子嗣,眼看我们奔四了,再没有子嗣,以后即便生了养起来也费力。能早点生,我们还有精力带娃。”

严青贮也是这么想的。

人年纪大了,很多时候精力跟不上,又要工作又要带孩子,对大人的精神折磨很大。

“理解。”她轻轻颔首,“只要你们发自内心的希望别人好,以这种心态去行善,不仅你们会身心愉悦,功德也会快速增加。”

发心做功德,不仅看行动,还得本心。

若是怀揣怨气去做功德,其实功德可以说没有,只能积攒一些阴德;其实,这个规律,一般人不会说。

真正的修行人都明白,发心纯善功德来的快。

若是心不正,满怀怨气,好事儿是做了却没有多少功德,只能积攒些许的阴德。

阴德和功德还不是一回事。

不过,对于严青贮来说,功德和阴德于他而言都有益。

严青贮和温向晚第一次听到这种说辞,知道她是有意点他们,提醒他们该以什么样的心态去做善事。

发心与行动相结合,才能得到更好的结果。

在这一刻,夫妻二人对道家和佛家的修行理念里的修心有了不一样的理解。

为什么他们讲究修行先修心,因为心为道之本。

很多师傅也让人遵循内心的想法去做,出发点是让人从善念的想法去做;恶念能转为善念就转念,转念不了也不要任由发展,否则,人的精神也会越来越疯狂。

人性复杂,善恶两面,中间还有一个灰色地带。

“愈心道长,我们知道了,会谨记您的话去做事。”

听她短短一句话,心却很安宁。

夫妻二人重新入座,严青贮道:“愈心道长,我们来了之后还没上香,我们想上个香。”

“跟我来吧。”

她起身带人进大殿,取了六支香,点燃后一人给三支。

夫妻俩参拜后将手中香插进香炉,跟着敖青一同走出了大殿。

他们没看见的是,他们走后,六支香燃的快了一点;虽然没有敖青上香时燃的那么快,却也比荀宽上的香快了许多。

荀宽做好饭端上桌,有肉有菜,不算简薄的家常便饭。

严青贮夫妇吃过饭,将一张支票递给敖青,“愈心道长,此次过来这是最后一件事,我们夫妇想给观里添些香火钱;不为别的,只为力所能及为道观里出一份心力。”

敖青接过来看了看。

他们夫妻不是大富大贵的命,却愿意拿出十万的支票。

“这些钱太多了,你们收回去吧,几百几千的香火钱我们接,十万太多了。”干脆利索的把支票塞进了温向晚手里。

严青贮和温向晚没想到她拒绝的这么果断,一时间沉默了,夫妻俩看了看彼此,最后道。

“那我们加个绿泡泡。”严青贮拿

↑返回顶部↑

书页/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