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32章 宇宙的深邃(3 / 4)

加入书签

“差不多了?”

他问。

“嗯,今天先到这里。”

程曦站起身,活动了一下有些僵硬的脖颈。

李明渊也站起身:“那我不打扰你休息了。

明天……要不要一起去见见那位天体物理学家?我想你会和他有很多共同语言。”

“好!”

程曦立刻答应,这正是她所需要的。

送他到门口,李明渊的手搭在门把手上,却没有立刻拧开。

他转过身,看着程曦,似乎想说什么。

走廊的光线勾勒出他侧脸的轮廓,眼神在灯光下显得有些深邃。

“程曦,”

他开口,声音比平时更低一些,“很高兴你回来了。

而且,是带着新的光芒回来。”

他的用词让她心中一动。

光芒……

没等她回应,他微微笑了笑,语气恢复了平常:“早点睡,明天我来接你。”

门轻轻关上。

程曦背靠着门板,手轻轻按在胸口,那里跳得有些快。

他的一句话,一个眼神,似乎比星空更能扰乱她的心绪。

那种“新的开始”

的感觉,在此刻变得更加具体,不仅仅关乎艺术,更关乎此刻充盈在心间的、难以名状的情感。

接下来的几天,程曦投入了疯狂的工作状态。

她白天和李明渊一起拜访“微光计划”

的团队成员,进行激烈的头脑风暴。

科学家的严谨逻辑、工程师的天马行空、策展人的市场洞察,都极大地拓宽了她的视野,也让她的构思不断碰撞、修正、深化。

她不再仅仅将自己视为一个画家,而是作为一个整体艺术项目的核心创作者之一。

她开始思考如何用综合性的媒介——绘画、装置、光影、声音甚至交互,来构建一个能让观众沉浸其中,感受宇宙之浩渺与人类微观探索之奇妙的场域。

晚上,她则沉浸在个人的创作中。

工作室的墙上贴满了新的草图、概念图、以及从欧洲带回来的照片和笔记。

她尝试用新的技法,融合更多的材料,画面结构越来越复杂,内涵也越来越深沉。

那些关于时间、光、距离、孤独与联结的思考,逐渐凝结成可视的、充满力量的图像。

李明渊几乎每天都来。

有时是和她一起讨论项目进展,有时只是安静地陪着她,带来宵夜,或者在她累的时候递上一杯热茶。

他从不过多干涉她的创作,却总能在她陷入瓶颈时,用他独特的、介于理性与感性之间的思维,给她关键性的启或鼓励。

他们的默契与日俱增。

一个眼神,一个动作,就能明白对方的意思。

那种无形的纽带,在共同的理想和夜以继日的相处中,变得越来越坚韧,也越来越…微妙。

程曦能感觉到,有什么东西在他们之间静静流淌,如同暗夜中看不见的引力波,改变着彼此运行的轨迹。

她现自己越来越依赖他的存在,期待他的脚步声,在意他的看法,会因为他一个赞赏的笑容而开心许久。

同样,李明渊的目光停留在她身上的时间也越来越长。

他会看着她因为一个灵感而神采飞扬的样子微微出神,会在她因疲惫而揉眼睛时轻轻皱眉,会在她成功解决一个技术难题时,露出比她自己还要欣慰的笑容。

但两人都小心翼翼地避开着什么。

“微光计划”

正处于最关键的打基础阶段,谁也不愿意用个人情感去扰乱这份来之不易的专注与和谐。

或者说,他们都太重视对方,太重视正在共同创造的这一切,以至于不敢轻易去触碰那层脆弱的窗户纸,生怕一个不慎,会打碎眼前的美好。

然而,情感如同种子,一旦芽,自有其冲破泥土的力量。

这天晚上,程曦终于完成了新系列的第一幅正式草稿。

它综合了她所有的思考:画面中心是一个极微小的人类剪影,仰望着无垠的、充满细节的星空。

星辰的光芒被处理成具有时间流逝感的轨迹,如同漫长的等待与追寻。

而人类剪影的脚下,并非绝对的黑暗,而是用极细微的笔触勾勒出交织的网络,象征着无形的联结。

整幅画充满了震撼的对比与一种悲壮而浪漫的诗意。

她激动不已,第一时间就想让李明渊看到。

她看了看时间,已经晚上十一点多了。

她犹豫了一下,还是拿起手机,拍下草稿的照片,了过去。

「第一幅草稿,完成了。

她以为他可能已经休息了,或者至少会等到明天再回复。

没想到,几分钟后,手机屏幕亮起。

「等我。

只有两个字。

二十分钟后,门铃响了。

程曦打开门,李明渊站在门外,呼吸略显急促,像是匆忙赶来的。 ↑返回顶部↑

书页/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