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39章 断角金牛1(1 / 3)

加入书签

晨雾如纱,缠绕在黄店镇外的荒林间,将枯枝败叶染上一层阴冷的湿气。十九岁的王大瓜蜷缩在一棵老槐树下,单薄的衣衫挡不住深秋的寒意,冻得他牙齿直打颤。

“没用的东西!连头牛都看不住!”天还没亮,管家赵四的鞭子就抽醒了他,“今日再丢牛,扒了你的皮!”

这已是本月走失的第三头牛了。

王大瓜揉了揉青紫交叠的胳膊,挣扎着爬起来。他本名王小,因祖上三代种瓜为生,村里人戏称他家是“王大的瓜园”,久而久之,“王大瓜”便成了他的绰号。父母早逝,留给他的只有一笔永远还不清的租子和地主家奴的身份。

“快起来!磨蹭什么?”赵四又一鞭子抽来,王大瓜踉跄着躲开,背上仍火辣辣地疼。

他默默牵过最后两头瘦骨嶙峋的黄牛,深一脚浅一脚地向东南方的槐树林走去。那片林子邪性,村里人宁可绕远路也不愿靠近。老辈人说,百年前有个云游道士死在那里,阴魂不散,引来虎豹豺狼,专吃过路人。但地主家的牲口偏偏爱吃林边的草,王大瓜只得日日提心吊胆。

“老牛啊老牛,今日可别再乱跑了。”他拍拍黄牛的脊背,声音沙哑,“若是你也没了,我这条命怕是也要交代在这里了。”

老牛似是听懂了一般,低哞一声,用头蹭了蹭他的手。

日头渐高,雾气稍散,林子里却越发阴森。古槐盘根错节,枝桠扭曲如鬼爪,时不时传来几声乌鸦的哀鸣。王大瓜拴好牛,坐在一块青石上,从怀里掏出半个硬如石头的窝窝头,小口啃着。

“爹,娘,若是你们在天有灵,就保佑儿子今日平安回去吧。”他望着灰蒙蒙的天空,喃喃自语。

父母去世那年他才十二岁。一场瘟疫夺走了镇上大半穷人的性命,地主孙老爷趁机低价兼并土地,让活下来的人欠下永远还不清的债。王大瓜还记得父亲断气前抓着他的手说:“儿啊,宁可做饿死的鬼,别做孙家的奴...”

可他终究还是成了孙家的奴。

“沙沙...”

林深处忽然传来异响,王大瓜猛地抬头,握紧了手中的放牛棍。声音越来越近,像是有什么大型动物在靠近。他心跳如鼓,悄悄躲到树后,屏住呼吸。

树丛分开,走出来的却不是预料中的虎狼,而是一头牛——一头他从未见过的牛。

这牛通体金黄,在透过树叶缝隙的阳光照耀下泛着金属般的光泽。它比寻常水牛高大近半,肌肉贲张,四蹄如柱,尤其那对弯角,晶莹如玉,隐隐有流光转动。最奇特的是它的眼睛,大而明亮,透着一种超脱兽类的智慧。

金牛似乎没发现他,悠闲地踱步到空地,低头啃食青草。它所到之处,脚下的草竟似乎变得更绿,连周围的花都悄然绽放。

王大瓜看得呆了,一时忘了害怕。他忽然想起村里老人的传说:东南荒林中藏着一头灵金牛,是百年前那道士坐骑所化,守护着这片土地。见过它的人非富即贵,但若起贪念,必遭横祸。

“莫非...这就是灵金牛?”他心跳加速,既惊又喜。

金牛忽然抬起头,朝他藏身的方向望来。王大瓜吓得缩回头,大气不敢出。等了片刻,没见动静,他悄悄探头,却发现金牛已经不见了,如同从未出现过一般。

那天,他放的几头牛格外安分,吃得肚皮滚圆。

傍晚回府,赵四检查过牛群,难得没有找茬。王大瓜犹豫再三,还是没敢提起白天的奇遇。他只是个家奴,说什么都不会有人信,反而可能招来一顿毒打。

夜里,他躺在柴房草堆上,望着窗外残月,眼前总是浮现那头金牛的模样。它那双通人性的眼睛,仿佛一直注视着他。

“灵金牛...若是真的,能不能救我脱离苦海?”他胡思乱想着,渐渐入睡。

第二天,他故意将牛赶到林子更深处,盼着能再见金牛一面。果然,将近正午时分,金光闪现,那头神牛再次出现。

这次王大瓜胆子大了些,悄悄靠近了几步。金牛似乎察觉到了,转头看他,却没有离开,反而轻轻哞叫一声,似在打招呼。

“牛大哥,你...你就是灵金牛吗?”王大瓜怯生生地问。

金牛不会人言,却通人性地点点头,前蹄轻踏地面。

王大瓜又惊又喜,忘了害怕,从怀中掏出省下的半块窝窝头:“你吃吗?”

金牛嗅了嗅,竟真的低头从他手中衔走了窝窝头,咀嚼起来。吃完后,它用头亲昵地蹭了蹭王大瓜的手,温热的呼吸喷在他掌心,痒痒的。

自此,王大瓜与金牛成了秘密的朋友。每日放牛,金牛都会出现,有时带来甘甜的野果,有时引他到清澈的泉眼。王大瓜发现,凡金牛踏过的地方,草木格外茂盛,连他照看的瘦牛都一天天肥壮起来。

一个月后,地主孙老爷大寿,请来一位南方道士做法事。这道士姓钱,长得尖嘴猴腮,一双三角眼滴溜溜转,不像修道之人,倒像个江湖骗子。但孙老爷对他恭敬有加,据说这道士善风水、通阴阳,还能点石成金。

寿宴过后,王大瓜被叫去伺候。他低头站

↑返回顶部↑

书页/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