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93章 金龟驮醉,金丹显瑞(书友们端午安(3 / 4)

加入书签

非「他心通」丶「顺风耳」这种流淌在血脉里的祖辈传下来的神通。再换句话说,如果你最终的修为足够高,神通足够广大,那麽你也可以把独属于自己的这项金丹神通刻进血脉里,成为流传后世的一项命藏神通,但凡后世晚辈开辟窍穴修成了这项神通,那都可以说是你的法统继承人。

    雁过留痕,风过留声,人活一世自然也要留下些什麽,这对程心瞻而言可以说是他的毕生追求之一了。

    他的这项金丹神通与明定法相是同时来的,也因此惊动了黄海龙君,至于神通的名字,他也在龙君当面现取了一个,也即是「精卫衔石」。

    这项神通天然厌胜水脉与水族,究其本质,是一项「土克水」的神通,能够以自身的土行法力或者是天地间的土行灵气凝成山岳,填水镇妖,至于凝成多大的山岳,那自然是要看自己境界与对神通的理解了。

    如果修者本就精修五行之土,或是对世间的灵山大岳有观想感悟,亦或是再配以土属灵物或是法宝,那神通的威力自然更上一层楼。

    还有关键的一点,神通随心施展,无需念咒踏罡,这一点在斗法上就极为便利了。

    所以总的来讲,程心瞻对这道神通是很满意的,尤其是当下魔龙肆虐这个局面,这道神通更是来的关键及时。

    想到这里,程心瞻又拿出了龙妃姑母赠予的那块方玉。

    这样好的一块玉,程心瞻的第一个想法就是拿来炼一枚法印,一枚镇压法印。

    他观摩过天师印,贯使【镇】字咒,身怀天下第一地煞,又有除魔镇世之志,炼制一枚「主地」丶「主土」丶「主镇」的法印,是他心中早有的想法。

    如今又炼成了一件主土主镇的金丹神通,那身怀一枚法印更是应有之义了。

    只不过是一直以来苦于没有合适宝材,所以炼制法印一事也就一直耽搁了。并非是程心瞻没有遇见过好东西,只是他对于这样一枚法印有要求,土行丶通灵丶高品,这三样只是起码的,还有就是得天生印形之物,少经人为雕琢和打磨淬炼。

    也正是这些要求,所以程心瞻一直难找到合适的。

    但如今龙妃赠予的这枚方玉,却是很好的满足了他的要求,只需少动几刀,刻出印钮和底款,这印便成形了,后面就是放到窍中时时以法意蕴养就可以了。

    意动手动,立说立行,想到这里,程心瞻便动起手来,拿出了自己的刻刀——他只有一把刻刀,一直用着都很顺手,就是投剑山静思长老所赠的刀笔,「开山」。

    他左手握印,右手持刀,就在印上开始雕琢起来。这印是极好极坚实的印,但好在他的刀也是极好的刀,加上他在刀上再附以金行法力,只见玉屑纷飞,印钮便快速成型。

    他没有雕刻精巧的兽钮丶鸟钮或是亭钮,只是一个极为简单粗犷的坛纽。小小的坛纽分作三阶,逐渐收拢,寥寥几刀,却透出山岳法坛的形意来,看起来无比的高大。

    至于底款,程心瞻也早有腹稿,此刻便题了上去,只四个字,

    「山河无恙」。

    清扫乾净玉屑,这法印便成形了,不需炼以水火,不需篆刻禁制,不需以灵气与法力浸染,这件品质极高的玉印直接就被程心瞻收入黄庭宫中。

    于是,他的心神也再次随着玉印回到黄庭宫。

    玉印自行飘到了金丹之下的位置,在黄庭宫中与金丹相处的颇为和谐。而金丹在玉印之上,就好像是印钮山坛上供奉的灵珠,仿佛这枚印就该是在这里。

    金丹似乎很喜欢这个新来的邻居,毫不吝啬,主动涌发出罡煞之气,像瀑布一样垂落,浇灌到玉印上。

    程心瞻见到此景,也是会心一笑。

    他再仔细看向金丹,便能发现,金丹虽然更加凝实,法光虽然更加纯粹,但是在亮光上,却是比渡劫之前要黯淡不少。

    到底是历经了一次天火煅烧的五九雷劫,

↑返回顶部↑

书页/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