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91章 秋游湖共舟赏光(2 / 4)

加入书签

马文才此人为人狡猾机敏,心邪不正,虽然生得体貌端正,因为常年练武,虽然自然魁梧,但是一双三白眼却透露着一股阴狠的邪气。

马文才入书院不久便开始注意到祝英台。马文才觉得祝英台在同学当中语气神态很是突兀,渐渐就开始怀疑祝英台可能是女儿。因为每次从她身边路过的时候,马文才总是会闻到她身上有一股若有若无的淡淡的幽香。马文才心里很清楚,这香味绝非是胭脂水粉,而是女儿家身上特有的一种味道。

除此之外,马文才还仔细观察到祝英台的肌肤比其他学生的肌肤要细腻白皙,虽然哪怕说祝英台是富贵人家,娇生惯养的公子。但是十四五岁就开始渔猎美色的马文才来说,他已经笃定祝英台就是女扮男装来上学的。

马文才虽然未曾婚配,但是仗着家大业大,暗中豢养着不少美女,甚至娈童。而每个豢养那些美人、娈童,马文才都会让大夫郎中给他们检查身体,若是发现身体不安健者,就将其驱赶出去,哪怕只是正常的妇人病症,马文才也会毫不留情地让家里的护院把他们赶出去。被赶出去的女子或者娈童是生是死,马文才和他的家人是从来不会过问的。

马文才见惯了那些自己趋炎附势的美丽的女子,独独祝英台身上那种桀骜不驯的气质很是吸引他,让他内心生起一股想要占有并且驯化她的强烈欲望。

祝英台虽然养在深闺人未识,但是自小家风严谨,乃父祝公远又对她精心培养。哪怕身为女子,不便抛头露面在外的情况下。祝公远还是会到外面去请有学问的女先生到自己家里,给女儿祝英语传授知识学问的。

而祝英台又有喜欢收藏书籍的习惯,家里除了平常的四书五经之外,杂记小说之类的书籍也是不少的。甚至有难得一见的手抄的一部干宝写的搜神记一部。而祝英台之前没出门求学的时候,她家里的女先生就特意把自己抄写的相面书给祝英台看过。

祝英台虽然不太懂所谓的相人之书,但是多多少少觉得书中说的相面观人好像还是挺有那么一回事的。

对于第一印象,祝英台就不喜欢这个叫马文才的同学。感觉他看起来有点阴阴的,鬼气沉沉的。虽然相貌也不丑陋,身材也好,看起来也可以说是有模有样一表人才,但是就是那一对下三白眼让祝英台看了就感觉不舒服。

马文才每次在课堂上的时候都会偷偷地看祝英台,会幻想祝英台如果穿着女子打扮应该一个亭亭玉立,美丽娇艳如荷花似芍药的女子。

这一天,九月初九重阳节,书院放假。马文才故意来到祝英台身旁,虽然看见她和梁山伯在一处,刚刚又提了一起去游湖的建议,接着马文才又对祝英台说道:“英台贤弟,你为何耳垂有耳洞?向来只有女子才穿耳洞的呀。”

站在祝英台旁边的梁山伯,一时间走神,并没有听清楚马文才说了什么。

祝英台听见马文才这样问自己,下意识地摸了摸自己的耳朵,唯恐引起他们怀疑,于是故作镇定地说道:“这耳朵呀.....,我幼时身体虚弱,经常生病,不怎么吃饭,家里人找了个算命先生说我命运不好养,要在我耳垂那里打个洞,泄了身命里的哀气,这样才好养活。也是我家人担心迷信,所以就在我耳朵上用个金簪子穿了两个洞,果然以后便不哭闹了,也肯吃饭了,马仁兄用不着大惊小怪的。”

马文才又仔细观察,但见英台若玉如雪的脸颊上已浮两道胭脂云,有一些不胜娇羞之状。

马文才虽然两三次地对梁山伯他们提出建议要和梁山伯与祝英台他们一起泛舟游湖,但是祝英台就是连接几次的拒绝。马文才虽然有心,但是也不好勉强跟着梁祝他们。

江南九月,菊花璀璨,桂花飘香。

东晋偏隅江南,造船业发达,除了水军的大船之外,有些百姓士族子弟也有制有大船。

晋朝时期的大船是以?双体游舫?和?连舫战船?为主。

而一般百姓和士族子弟坐的船都是双体游舫?为主,其船的构造是由两个船体并联构成,船身较宽,稳定性优良,甲板面积宽阔,设有暖阁和遮阳凉棚,造型典雅。?主要用于旅游和日常出行,采用人力撑篙推进,尾部设梢控制航向。

双体游舫的船是晋代水路游览活动中常见的载具。

祝英台乃是士族子弟,祝家庄也是镇上有名有位的人物。祝英台乐得花钱租船,带着银心,让梁山伯和四九他们一干人在双体游舫的船上饮琼浆美酒,食美味菜肴。

梁山伯自然欣然答应,带着书童四九,而祝英台带着银心坐上船上,游湖观赏风光景色。

在船上,一阵凉风拂过,四九忍不住打了个喷嚏。四九一时间站不稳,突然就一个脑袋一别,就倒在银心一旁。一个机灵,四九看见银心的脖颈处并无喉结,感到有些惊讶,于是问道:“银心,你好像没有喉结呀,你该不会是女人吧?”

银心一听到四九说这句,心里又气又惊,忍不住冲着四九,一鼓作气连珠炮似地说:“没喉结有什么大惊小怪的?你知道为什么有的长喉结吗?那是因为他们都是吃东西被噎死的饿死鬼投胎,就比如你。” ↑返回顶部↑

书页/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