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55章 进攻反失利,易位又遭囚(2 / 4)
碰着逆风,被石闵等顺风痛击,杀得七颠八倒,大败弃逃。
石冲策马还走,至元氏县,马蹄忽然跌倒,导致被石闵军队追及,生生擒住。余众一半溃散,一半乞降。石闵向石遵报捷。
石遵下诏赐石冲自尽,石冲当然毙命。石闵恐降兵变乱,掘坑诱入,全数活埋,共死三万余名,如此暴虐,怎得善终?乃班师还邺。
石遵因石冲之乱已平,不复加于考虑,独石闵进入内宫对石遵说道:“蒲洪是现今人杰,今领雍州刺史,镇守关中,恐将来秦雍二州,非国家所得复有,还请早图为是!”
石遵信石闵所言,遂撤去蒲洪的官职,蒲洪因此挟嫌;自领部曲,径归枋头,且遣使降晋。
晋征西大将军桓温,已探得后赵混乱的消息,于是出屯安陆,经营北方。
后赵扬州刺史王浃,举寿春城归从晋朝廷。晋朝廷命西中郎将陈逵,前往戍守寿春城。还有征北大将军褚裒,也想借此扬威,上表晋廷,请即伐平后赵,当日戒严,直指泗口。
朝议谓:“裒任重责大,不应深入,但宜先遣偏师,为渐进计。”
这议案传到京口,褚裒不以为然,于是申表固请。略谓:“前遣先锋督护王颐之等,径诣彭城,遍示威信,继遣督护麋嶷,进军下邳,守贼不战自溃,已由嶷安据城池,今宜速发大兵,助成声势。”
晋朝廷于是加褚裒为征讨大都督,使其率领众士兵三万人,向彭城进发。河朔士民,闻褚裒出兵,日来降附。朝野人士,各怀奢望,都说是归复中原,就在此举。惟光禄大夫领司徒蔡谟,引以为忧,曾经语亲友说道:“此举未足灭胡,就使胡人得灭,反为国家贻患,故我谓不如勿行。”
亲友听了,不免疑问,蔡谟复说道:“古来顺天乘时,弘济苍生,拨乱世,大一统,类皆由大圣英雄,方能出此。此外只有度德量力,不可妄动。我看今日时局,欲要平胡,非常材所能办到,必且经营分表,劳民求逞,至才略疏短,终难如愿,那时财已尽了,力已穷了,智勇两困,尚能不忧及朝廷么?”果然事机不顺,竟如所料。
褚裒发兵北进,适有鲁郡人民五百余家,起兵来附。褚裒遣部将王龛、李遇,率兵三千,前往迎接鲁民,行至代陂,正值赵都督李农,带兵二万,南下防戍,王龛等人无路可避,不得不上前交战。究竟寡不敌众,一场鏖斗,全军覆没。李农进逼寿春,晋将陈逵,恐为所乘机,遂焚去寿春的积聚,毁城遁逃。
褚裒也不禁胆怯,退屯广陵,上表请自贬。为何前时候是勇而后怯?有诏不许,但命他还镇京口,免去征讨都督职衔。
正逢河北大乱,遗民二十余万渡河,欲来归附,偏值褚裒退还,无人安抚接纳,大众流离荡析,死亡殆尽。
褚裒回到京口,沿途只听闻百姓哭声,顾问左右,究为何因?左右人答道:“代陂覆师,家属犹存,怎得不哭?”
褚裒闻言,未免感到惭愧悲愤。没多久,即至病终。讣闻晋廷,诏赠侍中太傅,予谥文穆。
晋朝廷另迁吴国内史荀羡,持节监徐兖二州,及扬州属郡晋陵诸军事,领徐州刺史。荀羡年方二十有八,东渡以后诸方伯,荀羡为最少,这真叫做人无大小,达者为先哩。
且说赵乐平王石苞,得着石冲败死的消息,也动了兔死狐悲的观感,拟就长安镇所起兵,进攻邺都。左长史石光,及司马曹曜等人,固谏不从,反被杀死,因此将吏离心。雍州豪酋,料知石苞难于成事,统驰使告晋。
晋朝的梁州刺史司马勋,率众士兵前往会合,又有前仇池公杨初,也遥应晋兵,袭击赵国西城。
仇池公自祖父杨茂搜死后,传子杨难敌,杨难敌本来降附刘曜,受封武都王,既而病死,其子杨毅嗣立,因刘曜已亡,遣使朝晋,愿为藩属。
偏族兄杨初暗中图谋篡夺,袭杀杨毅,据有世祚,称臣石赵,嗣闻石氏内乱,复向晋朝廷通好。晋朝廷但想着没有羁绊,哪里会管什么篡位不篡位的,继而册升杨初为征南将军,雍州刺史。
仇池公初乃与晋兵约为犄角,共同攻打赵国边境。且说明联晋情由。
晋朝廷梁州刺史司马勋领兵出发骆谷,攻破长城赵戍,进次悬钩,距长安约二百余里,遂派遣治中刘焕,进军攻逼长安,阵斩赵京兆太守刘秀离,得拔贺城。三辅豪杰旧称京兆左冯翊右扶风为三辅。多杀守令应勋,共得三十余营,数约五万人。
赵乐平王石苞,只好把攻打邺城的计谋,暂且搁起,专务防晋。当下派遣部将麻秋、姚回,引兵抗拒司马勋。
赵主石遵,已经听闻石苞存有异图,遂借攻击司马勋为名,使车骑将军王朗,带着铁骑二万,西趋长安,暗中却嘱使伺机观察石苞,俟击退晋兵,迫石苞赴往邺城。
晋朝廷的司马勋听闻赵兵大至,却也自我考虑兵士较少,不敢轻易前进。那赵将石遇,复奉赵主遵命令,攻陷宛城,擒去晋南阳太守郭启。司马勋亟移师前往援助,杀败石遇,克复宛城,斩赵新署南阳太守袁景,引还梁州。
是时,燕主慕容皝,已经病殁,由世子慕容俊嗣位,平狄将军慕容霸,也
↑返回顶部↑